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581.
《现代军事》2010,(5):68-69
在俄罗斯T-50隐身战斗机样机首次试飞广泛吸引世人目光的同时,俄罗斯空军又悄然完成了第二个重大举措,第一架新型高级教练/攻击机——“雅克-130”交付俄罗斯空军,该机将成为俄空军新一代战斗机飞行员培训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582.
一、摘要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可以产生红外辐射的红外诱饵剂,它是由燃烧剂、氧化剂、黏合剂组成。它的组分中没有金属或金属化合物,也没有卤族元素或包含卤族元素的化合物。该红外诱饵剂是广泛用于民用飞机上的诱饵剂。  相似文献   
583.
在采用喷射式制冷体制的红外线列探测器扫描成像系统中,探测器焦面温度是时变的,使现有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无法抑制空域噪声,难以进行目标检测识别.根据扫描成像特点,提出一种在高空域噪声存在的背景中进行目标检测识别的解决方案,利用多通道并行处理、决策级融合方法,避开空域噪声的影响,实现了目标的检测识别.  相似文献   
584.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磁隐身坦克的核心元件——同轴密绕消磁线圈的使用性能。实验室对其消磁效应的数据分析表明:同轴密绕消磁线圈能够消除坦克周围因被地磁场磁化而产生的磁场标志,其中近轴区域的消磁效果更为明显;如果在消磁线圈中通入反向电流,消磁物体的磁场反而会增强,呈缓慢磁化的趋势,这与电磁场理论相符。本实验设计的消磁线圈属于一种新功能的电磁装甲,能提高坦克在电磁战中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585.
为了有效对抗日趋严重的红外导弹威胁 ,机载红外干扰机技术在迅速发展与更新 ,先进的定向红外对抗装备在不断问世。而为了有效保护坦克装甲车辆 ,国外的新型坦克已经普遍采用了反导弹光电干扰设备。综述了国外研制与装备的光电干扰装备新进展  相似文献   
586.
查理 《国防科技》2002,(9):6-12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向科威特突然发起全面进攻,到下午4时攻战科威特全境。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世界极大震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拟定了军事行动计划。1991年1月17日凌晨,F-117在巴格达上空投下了第一枚激光制导炸弹,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海湾战争随之打响。在海湾战争结束后长达11年的时间里,美对伊拉克先后采取了禁飞、禁运、空袭、颠覆、策反与暗杀等各种手段,但一直没能把萨达姆赶下台。  相似文献   
587.
应用于飞行器隐身等离子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雷达波隐身对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的要求 ,分析计算说明了热平衡与非热平衡等离子体以及冷等离子体可应用于飞行器的隐身。通过对等离子体不同产生方法、临界电子数密度的分析以及气体击穿电场强度的计算 ,归结出了不同等离子体的特点 ,并进而说明用稳态电源以及微波源产生的等离子体适合应用于飞行器隐身  相似文献   
588.
隐身装备的发展对作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军 《国防科技》2002,(11):68-70
  相似文献   
589.
隐身技术又称“低可探测技术”,是一种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跟踪和攻击的技术。1989年12月19日凌晨,美国使用6架F-117型隐身战斗轰炸机组成双机编队入侵巴拿马,标志着隐身飞机进入实战应用阶段,同时也将隐身与反隐身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在长期的较量中相互抗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二者之间必然还会有一番生死较量。  相似文献   
590.
王伟 《国防》2002,(11):58-59
水雷的历史可追溯到16世纪中叶的中国。当时,以绳索为碰线的“水底鸣雷”着实让入侵的倭寇尝到了苦头。1777年12月,美国人D·布会内尔用小桶制成漂雷攻击大英舰队,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小桶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布设的31万枚水雷炸沉舰船近千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布设的水雷多达80万枚,毁伤舰船2700艘。特别是1945年,美国为了尽快结束对日作战,出动飞机1400多架次,共布设1.2万多枚沉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