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谈德良 《国防》2011,(10):39
随着核能源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核事故安全威胁越来越严峻。鉴此,作为我军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重要力量的预备役部队,应关注核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配合地方做好应对核事故灾难的准备。一是要建立专业队伍。核能源工业特别是核电站所在地区  相似文献   
62.
全球有超过30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机组总数441座。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英国是拥有核电站最多的5个国家,其中美国的核电机组达104座。这几个国家的核电已经占它们总发电量的20%到30%。有资料显示,目前日本正在运营的核电机组有55座,在建的有3座.计划建设的11座,在亚洲名列第一。考虑到资源自给率低,而且核电不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有利,因此发展核能成了日本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63.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再次引起世界各国对发展核电的深入思考和全面审视。法国是世界上核电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去年,中法两国专家在巴黎召开了内陆核电选址和建设研讨会,法国多位专家介绍了法国发展内陆核电的经验和技术。这里重点介绍其核电厂选址经验,相信会对我国内陆核电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4.
晨枫 《环球军事》2011,(15):62-64
刚刚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在全球范围内对核电能源的发展势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过,核电有可能从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65.
《中国军转民》2015,(3):33-34
<正>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成功地实现了核工业的二次创业,走出了举世瞩目的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军转民新路。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位于中国浙江省海盐县,紧傍风景秀丽的杭州湾,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被誉为我国的核能基地、创新基地、人才基地、示范基地、文化基地、科普基地,是我国核工业成功实现军转民、取得了二次创业成功的标杆和丰碑。秦山核电基地目前共有7台运行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2台  相似文献   
66.
在成都市南部九如村一带,矗立着一组建筑群:一座11层和一座1 7层的两栋高楼耸立,一排科技实验室和与之配套的科研辅助楼、综合楼按序排列,30多栋职工住宅楼鳞次栉比,巍伟壮观,十分醒目,这里就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因为它规模大,科研层次高,已成为成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前些日子,我们慕名到该院采访,院长赵华兴奋地告诉记者:近20年来,全院科研人员和职工牢记党中央的嘱托,刻苦攻关,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施,完成了许多重要实验项目的设计和  相似文献   
67.
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第一座商用核电站一秦山二期2×60万千瓦核电工程1、2号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17日和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机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秦山二期工程的设计是成功的,工程质量是好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通过秦山二期工程的建设,使我国在核电工程设计、安装、监理、设备制造、调试、运行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备了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商用核电站的能力,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核电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项目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资源种类和地域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  相似文献   
68.
近几年来,座落在浙江杭州湾畔的秦山捷报频传,最近,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又建成投产了!当你来到这里,会看到一派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景象。这里的生机和活力,主要来自于一支非常年轻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69.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于5月10日在人民大会宣布,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1、2机组全面建成投产。这是我国核电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70.
结合核电站火灾危险的特殊性,阐述了核电站常规岛中网控楼、蓄电池室、汽轮机厂房、电缆隧道、输变电变压器等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特殊配置及选用特点,以发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