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飞去了,"嫦娥";飞去了,"嫦娥一号"卫星;飞去了,中国人民开展月球探测的雄心!乘着"长三甲"运载火箭,乘着人类重返月球的热浪,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风!带着20多只"火眼金睛",带着30曲华夏之声,带着中华儿女出征宇宙的夙愿!成功地进入奔月轨道,成功地进入绕月探测轨道,成功地进入炎黄子孙千百年来的梦幻境界!  相似文献   
92.
巾帼受急命2005年,牵动亿万国人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进入实质性的研制阶段。此时,有专家提议,在"嫦娥一号"上,采用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方式,从月球轨道向地面回放乐曲,让"嫦娥一  相似文献   
93.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之发来热情的贺电,并召开隆重的庆祝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全世界友好人士也给予良好祝愿。在这一片欢呼的掌声之中,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应该怎么办?一位资深航天专家说:中华民族的风帆已经挂  相似文献   
94.
同志们: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广大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向所有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95.
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嫦娥工程初步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6.
2003年3月,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正式启动。2004年5月16日,在“第二届北京科学传播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与作者热切交谈计算机仿真技术,并题写“探月工程”,后合影留念(见图)。  相似文献   
97.
杨教 《中国军转民》2007,(10):71-73
今年9月14日,日本发射了新一代月球探测器"月亮女神"。在过去的岁月里,日本的探月计划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发射实有点"卷土重来"的味道。  相似文献   
98.
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中的系统工程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指出要进行认真总结。为此,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撰写了这篇文章,对系统工程的运行进行了总结,本刊特予刊发。  相似文献   
99.
垂直着月轨道的特性分析及其近似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圆锥曲线拼接方法,建立了垂直着月轨道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垂直着月轨道运动特性的简明分析结果。在适当近拟后,获得了垂直着月轨道的解析解,为初步轨道设计提供了实用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月球探测器返回轨道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月球探测器的返回轨道进行了建模与特性分析.在三维空间中建立了返回轨道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从月球影响球东经80°出口的返回轨道最省能量等结论;根据模型及其特性给出初步轨道的算例,并以此结果为初值,在已有高精度动力学模型下搜索计算,较快地得到了精确轨道;通过两条轨道参数及空间形状的对比,证明文中解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