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潜艇救生     
如果一艘潜艇失事沉没海底,如何才能有效地营救艇上的幸存人员?自潜艇问世以来,这个重要的问题就摆在各拥有潜艇国家海军的面前。据资料统计表明:在过去的90多年中,由于碰撞、失火、设备故障及操作失误等原因,在和平时期已有170多艘潜艇沉没,其中85%的潜艇沉没处的海底水压还不会导致艇体破裂。要在太洋深处营救这部分失事潜艇中的幸存者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高难度工程。  相似文献   
92.
与全综合声呐系统和其他传感器密切配合的新一代潜艇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正出现在海洋中。本文综述了这些系统在目前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3.
浪潮 《当代海军》2007,(1):48-51
2006年6月9日,韩国海军新一代KSS-2型(即德国214级)常规潜艇的首制艇"孙元一"号(编号SS-072)在现代重工造船厂下水。韩国总统卢武铉和国防部长官尹光雄率政府及军方高官出席了下水仪式。由于"孙元一"级潜艇将装备 PEM 燃  相似文献   
94.
美国潜艇博物馆位于康涅狄格州,该馆藏品规模在世界上首届一指,其中包括1954年服役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SSN—571)。在艇艏拍摄到的指挥台围壳和前甲板。甲板上敷设木板,这即使在今天的水面战斗舰艇上也很难见到。  相似文献   
95.
潜艇,这个素有"大洋深处的精灵"美誉的海军兵器,在给战争带来无限神秘的同时,也给其使用操纵者带来巨大风险。避开战争给潜艇所带来的灾难不说,仅和平时期发生的潜艇海难,先有2000年8月俄罗斯"库尔斯克"号  相似文献   
96.
孙冬  陈晓 《当代海军》2007,(8):23-25
1976年12月,中央军委正式批准人民海军252潜艇突破第一岛链首航西太平洋训练的计划。一个从黄水走向绿水、从绿水迈向蓝水的时代就要开始了,一个"八一"军旗在太平洋飘扬的时代就要到来了。出航!出航!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副支队长许志明接到中央军委批准远航训练的命  相似文献   
97.
王辉  深蓝  追月 《当代海军》2007,(8):64-67
2007年6月6日,法国大西洋畔的瑟堡 DNC 造船厂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在高大空旷的潜艇制造车间里,高官云集,人声鼎沸,法兰西新总统萨科齐的特别代表,新一届政府的国防部长,海军参谋长等要员一行20多人列队在潜艇艇壳钢板冷轧机前。DNC 公司总裁举手按下控制台上的按钮,一块高强度的潜艇专用合金钢板在耀眼的激光电弧焊切割下,被依照画好的曲线形状割开了,顿时厂房里掌声雷动,人们发出  相似文献   
98.
《当代海军》2007,(12):12-16
日本和韩国的海军都非常重视潜艇部队的建设。对于潜艇的发展思路,二者也有着共同特点:重视潜艇的质量而非数量(这是西方中小发达国家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9.
李为 《当代海军》2007,(12):46-48
台湾海军仅有的两艘荷兰制"剑龙"级潜艇,在只配备德制 SUT 重型鱼雷服役满20多年后,将从2008年开始装备美制潜射型"鱼叉"导弹,图谋提升远程打击能力。觊觎潜射导弹已久基于未来作战中争取制海权、保存台湾海军第二次打击战力及建立战略威慑战力的目的,台军近年来一再向外界宣称,要执行攻势反潜的作战方针。  相似文献   
100.
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保持距离导引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捕获和跟踪目标尾流的特殊要求,分析了现有导引方法的不足。利用鱼雷位置点与目标方位线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保持距离导引法"的概念、建立了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的导引模型,从根本上消除了通过估计目标距离而确定目标方位修正量的困难,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这种方法的特点及作战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