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0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12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淑香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13(3):52-54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蒋奎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6,18(2):65-67
应用MVC设计模式,采用PIM应用架构,通过动态链接库和构件技术,对卫星地面站自动测试软件进行了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磁波在穿越不同介质时会出现折射现象,因此在地下目标成像过程中,电磁波信号穿越从雷达到地下目标的组合通道的路径不是直线而是折线,此时利用常规的自由空间中的合成孔径成像方法已经不能对目标进行成像。基于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和地层有耗媒质的特性,提出了电磁波传输的组合通道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地下目标成像中。通过仿真比较可以看出,使用组合通道模型对地下目标成像效果有明显的改善,组合通道模型适用于对分层土壤中的地下目标成像。 相似文献
4.
体内芳纶纤维筋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钢筋混凝土梁与芳纶纤维筋梁的弯曲试验现象和结果,探讨了芳纶纤维筋梁的正截面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分析了芳纶纤维筋配筋率对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挠度和承载力等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设计AFRP筋受弯构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对不同海域、不同海况和不同水深下测的大量海浪水压场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Epps-Pulley检验方法对海浪水压场信号的正态性进行了检验,进而利用Box-Jenkins方法对海浪水压场信号服从何种线性模型进行了辨识。结果表明,在100 s时间内,海浪水压场信号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可利用AR模型对其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6.
7.
位置随动系统动态性能自动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某型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和动态技术指标,提出了位置随动系统动态性能自动检测的设计方案和测试方法,利用信号仿真模块和基于DSP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建立了自动检测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结构,确定了测试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和软件功能,实现了对某型位置随动系统动态性能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8.
针对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在进行超声检测脱粘缺陷识别时存在参数选择不确定、网络结构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半监督模糊C均值聚类(FCM)的RBF神经网络的方法,将kw近邻估计法和半监督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相结合,改进了隶属度函数,自适应确定聚类数目。将改进的RBF神经网络应用于超声检测脱粘缺陷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RBF神经网络相比,本方法减弱了孤立样本对网络结构的影响,增强了网络结构的鲁棒性,提高了脱粘缺陷识别的准确率,是一种较好的超声检测脱粘缺陷识别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
仿生偏振导航传感器仿照昆虫利用天空偏振光进行导航的原理,测量载体的姿态和方位,具有精度高、功耗低等优势,是一种新型的导航传感器.根据偏振导航的原理分析偏振导航传感器的测量参考矢量和导航能力,根据其参考矢量的数量及性质,对偏振导航传感器使用在不同性质载体上的测量进行建模,并提出其对载体进行定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电子干扰系统干扰效能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干扰条件下雷达探测威力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单干扰机和多干扰机条件下单部雷达探测威力范围.在此基础上,对干扰机连续布阵与间断布阵,在远、近的不同干扰距离上进行仿真,验证了实施空中分布式电子干扰能够形成干扰掩护通道的设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