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后勤信息化建设中数据集成和信息资源规划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录访问协议的统一角色存储、Agent表数据同步和JMS数据发布的用户信息认证机制和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了后勤各级用户全网身份数据的统一整合,确保全局数据的一致性,为全网完全统一身份认证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丽等作者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第19卷第2期中,利用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给出了一种身份认证协议和一种消息认证协议。指出了这2个协议在设计上存在的安全缺陷,并给出了几种可能的攻击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点对点安全验证系统都是基于电缆连接实现系统信息传输的。电缆传输信号存在传输衰减大、抗干扰能力差、在雷暴天气易发生事故等缺点。通过将基于单片机89C2051的远程光纤通信应用到现有设备来改进控制信号的传输模式,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数据传输中使用传输同步码加密、数据包CRC校验、串行数据编码以及光纤连通性定时自动监测等技术,可以从物理信号传输到数据接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光纤通信方案,也能节省系统构建和维护的经费。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在云计算中身份认证机制个人信息容易泄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云计算中的身份认证协议。协议的安全性是基于离散对数的难解问题。协议模型由用户、云服务提供者和注册实体等三个实体组成;通过先属性注册协议、后身份认证协议两个步骤完成整个认证过程;从用户伪装身份和云服务提供者盗取身份信息两个角度,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与云计算中基于公钥生成器的协议进行对比以及实验仿真,证明了该协议在对承诺的注册和认证时间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对某无后端数据库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安全漏洞,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无后端数据库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对新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能够满足双向认证、匿名性、抗追踪攻击、抗克隆攻击、抗物理攻击、抗窃听、抗拒绝服务攻击以及失同步攻击等要求。最后,给出了新协议的BAN逻辑证明。  相似文献   
6.
利用酉几何构作了一个non-Cartesion认证码,计算了它的参数;当编码规则按等概率分布选取时,求出了模仿攻击和替换攻击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认证协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证技术是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认证技术主要包括用户认证和信息认证2个方面.前者用于鉴别用户身份,后者用于保证信息的真实来源.本文基于线性代数的方程组的解的理论建立了一种身份认证协议和一种消息认证协议.通过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个新的身份认证协议能够保证用户身份的正确认证,新的信息认证协议能够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同时能够防止重传攻击认证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8.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是今后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认证技术是其提供的一项主要功能。分析了目前虚拟专用网络使用的最基本的认证技术,指出了虚拟专用网中认证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用户对移动IP服务的安全性、低时延方面的要求,弥补现有移动IPv4协议中切换方案的不足,在移动IP/AA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VMN(虚拟移动节点)的移动IP快速切换方法。该方法增强了移动IP联合AAA的基本模型,并在MA(移动代理)上构建了一种新的数据结构;通过在NFA和OFA之间建立一个新的双向隧道,将VMN中的数据报文进行快速转移,在没有数据报文丢失的情况下,实现了快速低时延的切换;通过分发新的临时安全关联以及认证票据,有效地提高了移动IP在注册和切换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有效地降低了AAAH和AAAF之间的网络负载;通过对该方法进行安全性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我们提交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倾斜转弯(BTT)导弹自动驾驶仪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问题,以考虑耦合的情况下建立的更接近于实际的导弹数学模型为基础,将通道间的耦合作为干扰,在弹道特征点上对导弹模型进行解耦和线性化,得到各个通道的数学模型;设计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状态反馈H_∞控制自动驾驶仪,搭建全耦合状态下的三通道仿真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状态反馈H_∞控制自动驾驶仪能够实现对导弹制导指令的有效跟踪,满足BTT导弹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