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6—1997近两年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中国抗日战场的军事活动的探讨有一些进展。现将有关的各种观点作一概述。一、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以往许多论著认为蒋介石在事变发生后和战态度不定。现在一些学者认为:7月10日蒋介石要求各地方各部队‘确实准备”的密电,“实际上是秘密的全国动员令”,蒋7月17日在庐山谈话,“表明了中国决心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是“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国民政府走上了全面抗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许多论著都称中央红军从中央苏区退却,实行大规模战略转移是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但对“逃跑主义”的涵义缺乏明确的阐释和界说,有的似称红军战略退却行动本身,有的则说成是事先未作准备即仓卒转移,还有的认为在退却过程中军事方针上犯了“逃跑主义”错误。近几年红军长征史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对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决策准备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对中央红军战略退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