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湾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特别是美、俄、西欧等国对非致命性武器的发展给予了高工的重视,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召开各种学术会议,制定出一毓有关非致命性武器的使用和发展指南等条令和政策。与此同时,不断涌现出的新型非致命武器的效能在战争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简要分析了伊拉克原有化学、生物武器能力,介绍了美军参战部队化学兵编配情况与美军装备的侦防消救等防化装备性能.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化学、生物武器威胁条件下、不对称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强大的防化装备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具有反威慑的战略意义,结合伊拉克战争的特点探讨了未来防化装备发展的5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9.
防护工程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郎分,按用途可划分为国防工程和人防工程两类。核防护是防护工程的重要职能之一,核防护措施包括两类,一类是发生战争之前付诸实施的,例如修建防护工程设施,并安装配套的核监测装备;另一类是战时发生核袭击后,实施核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估算和预测核袭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10年,全世界恐怖活动的数量及危害程度呈递增趋势,在“9.11”事件中达到了顶峰。一系列高伤亡率的恐怖袭击事件引起各国政府与公众舆论越来越多的注意。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恐怖分子手中拥有的化学战剂、生物战剂、放射性材料以及核武器(简称 CBRN)对人们可能造成的威胁与伤害上。一个日益凸现、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化、生、放、核恐怖切实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