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我们自行设计的一种数字用户线复用设备监测管理系统,并对其组网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永强 《政工学刊》2003,(11):34-35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而“团队”则是指有共同目标,其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以追求集体成功的特殊群体。通常地方所说的团队,大多是指企业内部自主权限大、成员民主参与程度高、绩效好的小单位,诸如车间、班组等等。当“团队”一词应用于我军时,将其范围界定为团、营、连、教研室(研究室)、党委班子等则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3.
自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地区政局动荡,族群对立;民进党当局罔顾经济,弊案连连,执政党形象不断下跌;军方高层“人治”盛行,上下级关系紧张,军营环境日益恶化。处于这种政治斗争漩涡中的台军自然就成为全球最典型的“问题军队”,而对其战力造成严重威胁的则是逃兵问题与自杀问题。这两大问题久治不愈,成为台军的两大痼疾。逃兵问题困扰台军2002年7月,台军驻马祖炮兵指挥部一等兵刘晋宏在休假归队途中跳海逃亡,在海上漂流了十几个小时后,被祖国大陆福建省平潭渔民救起。在台湾军队中,类似刘晋宏这样的逃亡事件已成为台军棘手的问题之一。台军每…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系统的国防体系动员能力建设是深化强军目标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它具有特定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实施主体和作用对象,与通常意义上的战争动员能力有明显区别,厘清它们的关系、概念和内涵对深化国防动员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所谓“党军关系” ,是指执政党与军队之间的互动和主从关系。其实质是执政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控制。本文概要叙述了美国自建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冷战期间、冷战结束至现在等四个阶段的党军关系。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一、美军始终处于执政党领导的文人政府的掌控之下 ;二、军队经常被卷入美国资产阶级内部政治纷争的漩涡之中 ;三、党军之间始终存在着隔阂甚至冲突 ;四、美国的军事体制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完善之中 ;五、美国执政党集团牢牢地掌握了军队。  相似文献   
6.
莫里斯·简诺威茨在西方军事社会科学理论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可以说是一位与"文明冲突论"的提出者塞缪尔·亨廷顿齐名的学者。简诺威茨主要借助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科学技术、武器装备、国际关系、战略环境等要素对军队的编制体制、职业结构、职能作用、对外关系,以及军人的心理、士气、精神等层面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进行了独到的、深刻的、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他所得出的结论,有许多至今仍然没有过时,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研究我军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亦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