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有效性,关键在于通过理顺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指挥体制、提高政治机关的运转效率、激发和维持政工干部的工作主动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团结全体将士完成肩负使命的中心环节,在军队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新时期治军特点、规律,研究新时期我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题中应有之义.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既是解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的要求,也是现代军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军战略理论的创新境界从立足生存到谋求发展,从"以敌为敌"到"以敌为师",从面对现实到系统前瞻,从突出对抗到追求超越,不断跃升。抓住战略机遇期,使我们摆脱倾力临战的生存型国防,建设长久巩固的发展型国防。以对世界军事形势的前瞻性预测为依据,我军实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虽然几经调整变迁,我军战略理论的发展始终凝聚着"合理内核"。我军战略理论的创新境界,体现着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则。  相似文献   
4.
回眸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防社会动员之路,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战略文化的新积淀:社会共识和民族精神的提升。战争年代的社会动员为党的政权建设和新中国国防社会动员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国防社会动员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动员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逻辑起点,强化了大众的民族意识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心空前提高。尤其是民族精神的提升,成为战略文化沉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为当代中国战略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格局———探索“合作发展”之路 ;围绕国家发展的价值原点———制定“韬光养晦”方略 ;回应国家统一的迫切诉求———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军事史,按照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其时限界定为1840年至1949年期间。这一阶段,中华大地上充满着外来的侵略和内部的争斗,战争无时无有,无处无有;各类军事力量纷纷登上战争舞台,扮演着各种角色,构成了一幅幅万花筒般的场景。这就为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就是在这样一种厚实的平台上起步的。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看,大抵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建国之后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这一阶段主要以史料整理为主,其成果突出表现为一大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战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