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汉王朝所开创的“大一统”国家理念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大一统”国家理念包括意识形态下的“大一统”和政治体制下的“大一统”。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史,是以军事为主导,也包括以军事为后盾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2.
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的重大理论命题,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和我军使命任务的时代需求,拓展了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科学内涵,反映了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与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辩证关系,科学地诠释了遏制危机、打赢战争和维护和平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叶剑英是军事科学院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他在长期领导和从事我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坚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勇于探索军事科研工作的规律,深入研究军事科研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具有我军特色、符合我军实际的军事科学研究理论。这些独具见解的理论建树,不仅为开拓我国的军事科学事业起到了重要奠基性作用,而且对于今天积极推动军事科学创新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武昌起义后,《申报》从最初对革命持谨慎态度转变到顺应潮流一边倒地支持革命,反对和议、倡导共和、力主北伐、抨击袁世凯。然而大致以1912年2月12日的清帝逊位为分界线,《申报》的政治态度由革命的同盟者转变到背离南京临时政府而支持议和,支持袁世凯政府,即由褒南贬北到抨南趋北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的背后体现了《申报》冷眼观政、贴近市民社会的公共品格,折射出整个社会绅商与市民阶层普遍的社会心理变化和对这段历史的社会价值取舍。  相似文献   
5.
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武器装备建设的战略重点都是以军事需求为牵引,围绕建设撒手锏装备来展开的。了解不同时期我军装备建设战略重点确立的历史沿革,对于深刻理解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视作中国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的漫长过程,那么辛亥革命就是这一漫长过程中质变的转折点。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意识现代化进行了强有力的推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历史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韩国军队十分重视对人的思想教育,而韩国社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其军队的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一、韩国社会的儒家文化底蕴中国的儒学早在西汉时代就开始传入朝鲜半岛,当时的统治者提倡孔子学说中的等级观念,要求  相似文献   
8.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是分不开的,这些援助包括提供军事贷款、出售武器装备、提供技术援助、培训军事人才等,尤其是苏联空军的直接参战,有效地保证了中朝军队的后方补给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五湖四海”的用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逐步探索而形成的.由于人民解放军在干部选用上坚持“五湖四海”标准和任人唯贤原则,用人不分地域,不论亲疏,不搞宗派,一视同仁,因而从者云集,四海归心,成为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愈战愈强,最终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历史经验证明,凡执行“五湖四海”标准好的时候,都是人民解放军人才云集、事业兴旺的时期;反之, “五湖四海”标准得不到有效贯彻,宗派主义干部政策盛行的时候,军队建设必定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战争形态,进而决定了军队建设和发展的不同目标。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它包含着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功能;而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并非是全然被动的,它能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促进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是两条线,国防和军队建设主线的确定,与经济社会发展主线的确定,虽然分别对应的是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两个层面,但二者进一步指明的却是同一条"富国与强军相统一"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