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顺谋  程刚 《环球军事》2009,(15):36-39
二战末期,以美国军队为首的盟军曾计划对日本本土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代号“没落行动”,希望借此迫使日本投降。后由于美空军先后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实施核轰炸,日本遭受重创,同时苏联对日宣战,最终日本被迫于1945年8月中旬宣布无条件投降,部署周密的“没落行动”也无疾而终,成为战争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2.
美国2014年撤离驻阿富汗军队,未来安全环境更加不确定且复杂多变。强大力量崛起的同时,小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粉墨登场。美国一边面临地区和全球局势的变化,一边面临紧迫的财政问题。威胁更多,机会也更多。唯有快速发展、创新做法,才能维持其全球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斯诺登因向媒体揭发、泄露美国官方的各种秘密行动。  相似文献   
4.
2014年2月10日,曾在美国海军服役长达20年之久的退伍老兵罗伯特·霍夫曼因为泄密被法庭宣判入狱30年。其实,对霍夫曼来说,这30年的牢狱之灾完全可以躲过,但只因他躲不过美色的诱惑,从而成为美国联邦调查局钓鱼执法的头号“种子选手”,进而一步一步走进联邦调查局精心设置的桃色陷阱,  相似文献   
5.
1997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前特工罗伯特·利普卡因间谍罪被判处18年徒刑。利普卡1964年至1967年间,曾担任国家安全局情报分析员,负责分发、销毁各种机密文件。在金钱的诱惑下,利普卡背叛了自己的誓言,主动投向苏联的怀抱,大肆出卖机密情报获取暴利。后由于害怕东窗事发,利普卡悬崖勒马,主动脱离了克格勃的控制。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利普卡的间谍活动最终还是被联邦调查局成功掌握。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2日,伊朗海军司令哈比布拉·萨亚里宣布,12月24日到1月3日,伊朗将在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东部到亚丁湾的广阔海域举行代号为“守卫90”的海军演习。萨亚里在接受伊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伊朗的潜艇、战舰、导弹、鱼雷以及无人机将会参加这场演习。该演习会采用众所周知的区域拒止战术,以及过去几年间曾在伊朗举行的类似演习中亮相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克·邓拉普曾是美国陆军驻扎在’国家安全局的一位中士。但谁也料想不到,在邮差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一k,邓拉普竟然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来。他被苏联克格勃成功策反成为间谍,之后利用工作之便,出卖各种秘密文件长达3年,给美国情报部门造成的损失简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东窗事发之前,他选择_r自杀,将他的间谍经历永久地带人了坟墓。  相似文献   
8.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3):64-65
2008年12月,俄罗斯预备役上校弗拉基米尔·拉扎尔从一名饿罗斯收藏家手中购买了7000余幅电子版地形图,之后通过中间人秘密转手倒卖给美国情报机构。最终,拉扎尔的行为暴露。2012年5月31日,拉扎尔因间谍罪,被法庭判处12年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9.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5):62-63
海湾战争期间,阿尔伯特·索姆波莱曾是美国驻德国陆军炮兵部队的一名操炮手。但索姆波莱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非但没有好好操作好手中的大炮来对付敌人,反而将“炮口”转向了自己人。他背叛国家,向约旦和伊拉克出卖情报。而且在出卖情报的同时,他竟然将军事身份证、化学防护设备等部分军品都拿来换钱。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查伊甘·金,美籍韩国人,在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担任情报分析员期间,他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大肆窃取秘密材料,在近5个月的时间里就为韩国窃取了50多份绝密材料。1996年9月,美国联邦调查局获悉他的间谍行径后,成功将其捕获。与此同时,金的落网还为美韩两国原本铁板一样硬的军事同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