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过去十年中最有前途的技术发展成果之一就是激光。它的应用实际上是无限的并且在任何一个科技领域中这种高度集中的相干光束均能找到自己的应用。眼外科手术,精密测量,成衣业中的裁布,家俱业中的木材切割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了。保密及高效率的通讯也应用它;这些仅仅是一些民用例子。很多军事应用,如从卫星的跟踪至高精度炮瞄准中的测距已经和它不能分割了。更有吸引力的应用就是正在研究的激光炮(投射器),它们能破坏正在  相似文献   
2.
本报告叙述10.6微米单脉冲雷达跟踪试验的现状和最新结果。文中具有雷达系统说明以及表明对红外雷达回波进行有效单脉冲处理的近距离(<20公里)和远距离(>150公里)跟踪试验结果。近距离试验包括一个固定测试塔和一架运动的合作飞机。远距离试验首次表明10.6微米相干单脉冲跟踪了卫星。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和预警系统有关的一些概念性问题,包括组成予警复合体的各预警系统输出数据的相关方法问题。文中用与予警概率、虚警率、预警时间有关的某些基本分析说明这些讨论。所有数字计算适合于假说自动事件检测器和使用这些检测器输出数据的自动决策系统。指出了,在预警系统中多路敏感元件的使用就意味着需要将真实事件和虚假信号的多余检测信息很好地结合起来。不完善的结合的后果就形成虚警率,它能超过假设的完善结合及对非交战活动作出响应时发生干扰予警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虚警率。  相似文献   
4.
关于激光武器的设想,也象激光本身一样已经有十五年的历史了。正是由于它们的波长很短,能够把相干光辐射尖锐地加以聚焦,实际上就能在相距很远的两点之间实行辐射能量的传输。然而要把这种“无线能量传输”作为一种武器加以利用,首先在必需的能量值上碰到了困难。例如脉冲长度一秒,就必须有兆瓦级的功率,并且设备也将很庞大。在60年代中,CO_2辉光放电激光被看做是特大功率的激光器,这种激光器要能给出这样量级的功率,人们  相似文献   
5.
前言氧化碳激光研究和研制的重要成果就是新型脉冲气体激光器的出现,它是非常有前途的。它通常简称为 TEA(Transversely Excited Atmospheric)激光器,意思就是工作在大气压下的横向激励激光器。关于大气压下横向激励 CO_2激光器的创建首先是在1969年末和1970年初在法国与加拿大研究工作者的文献中报导过。这两组研究者们互相独立地提出了在很大压力下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用波动光学计算法模拟高能 CO_2激光束在大气中传输的综述。分析包含了大气加热和动力学冷却现象的非线性效应。只研究了稳态的即非湍流的情况。在计算中,和其他效应相比,热传导和自由对流可以忽略。给出的结果指出了水汽含量对光束质量的重要影响作用。研究了光束的旋转。和几何光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和实验室内模拟大气传输实验结果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指挥控制系统必须比过去更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况与冲突的水平。在洲际导弹出现以前,紧急攻击美国的早期检测,可以提供几小时的预警时间。到六十年代初,这种反应时间就减少到15分钟了。今天,潜艇发射的导弹攻击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到达美国本土。这是现代战争区别于我们经历过的任何战争的一个方面。这种变化的后果就使国防部必须继续研究与改进其指挥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能激光系统新的设计概念已经由美国联合研究中心发展扩大,这个新的概念是:形成一个圆形截面的(面包圈形)的光束,用它来引导“第一”光束通过大气而不受由热晕所造成的扩散的影响。 当靠近激光束的空气由于吸收辐射热而密度下降后就出现热晕,这个问题已经研究了十多年了,这是由衍射效应造成的结果,会使光束弯曲并散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