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郑剑 《国防》2001,(3):22-23
世纪交替,名星璀璨。 新世纪第一年的春节团拜会在空前隆重的气氛中降下帷幕,历经两个春秋寒窗苦读获得民族声乐硕士的李丹阳格外引人注目,她以一曲《爱我中华》的优美旋律赢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此时,细心的观众深深感悟到丹阳的歌声比往昔更加动听,甜美中增添了一些浑厚,奔放中蕴藏着浓烈的内涵和底蕴,给人们高层次的艺术享受。笔者回眸  相似文献   
2.
郑剑 《环球军事》2012,(1):50-52
隐形武器是人的感官直接或通过技术手段“看不见”或至少是低可见(探测)度的武器。自1982年8月世界上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隐形武器-F-117A“夜鹰”战斗机在美国空军服役以来,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隐形武器,形形色色的陆海空天隐形武器陆续服役。于是有个重大问题便产生了:既然互相“看不见”,当这类目标不断增多的时候,对和平时期陆海空天航线的安全有什么影响?如何避免隐形武器平台之间或者隐形武器平台与普通民用及军用陆海空天平台之间的互相碰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