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从头至尾读完今年第1期《军事历史》,感到同去年相比,内容更加充实,从多角度反映军事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章较多,这对于广泛开拓军事历史研究的领域,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其中除聂荣臻、张爱萍同志的重要文章外,《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应着眼其特点与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军事史学理论的研究》、《论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等文章,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此外,版面设计有明显改进;篇幅增加16个页码,很有必要。这一期的不足之处是;〈一〉在内容上,一些文章谈到开拓军事历史研究领域时,指方向、提要求的多,如何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来具体研究的少,而读者最希望看到的是作者怎样具体研究开拓的。有的文章题目偏大,宏论较多,在有限的篇幅中难以论述深透,使人会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曾是阿拉伯国家中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即便是在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中,凭借手中大把用石油换来的美元以及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明里暗里提供的军事援助,它的手中仍有为数众多的、当时世界上堪称先进的武器装备。然而经海湾战争一战,特别是随后遭到10多年的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昔日装备先进的伊拉克军队开始一落千丈,别说高新技术武器,就连剩下的一些老旧装备也因维护保养不善而难当大任。于是,应了中国“穷则思变”的老话,末路上的伊拉克军队说“奇思妙想”也好,说“黔驴技穷”也罢,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拼装甚至“创新”,竟也研发和生产了一些世间少有的“特色装备”。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穷则思变”的产物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