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苛刻的安检 2001年6月29日,星期五 今天,我作为战地记者乘坐以色列航空公司的班机又回到了战乱中的加沙。 6月26日下午,我携带着便携电脑、照相机、底片扫描仪、防弹背心和头盔等器材,准备在首都机场搭乘以航LY096次班机返回。同前两次乘坐以航一样,我毕恭毕敬地接受了以航安检人员的反复盘问,因为我非常理解以色列人的安全环境,检查得细致可以降低飞机被劫持或遭爆炸的概率,这也维系着我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镜头四:定居者是否该死? 9月20日上午7时30分左右,25岁的犹太定居者萨里特·阿姆拉尼和丈夫谢伊驾车行驶在伯利恒西南边努卡迪姆和基尔亚特阿勒巴定居点之间,两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和仅3个月的第3个孩子还香甜地睡在车里。 这是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再次要求部下停火的第二天,阿姆拉尼和丈夫或许以为和平的希望正随着东边的曙光照耀着新的一天。但是,这线希望被密集的枪声击碎了:他们遭到了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伏击。阿姆  相似文献   
3.
2012年的首场战争爆发在哪里?几乎所有观察者都本能地想到:在中东。因为这里有两大燃点:一个是伊朗,另一个是叙利亚。具体到这两个国家,谁会首先卷入战争?答案却又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4.
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一年有余了。这场冲突不仅使双方蒙受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损失,更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截至目前,巴方死亡人数超过600人,有两万多人受伤;以方也有180人死亡。 路在何方?希望何在?战地记者深入一线,用自己的笔感受炮火硝烟中的战争真实和苦难……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总统布什4月6日首次要求以色列立即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军,到17日已整整11天。这期间,布什几乎天天在重复他的要求,但以总理沙龙似乎只把布什的话当耳边风,不但没有采取大的撤军步骤,反而且战且进,又攻打新的巴城镇。 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在1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些无奈地说,布什不能挥舞“魔杖”来使以色列在一夜之间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军。难道美国手中真的没有“魔杖”,真的就拿沙龙没辙吗?非也!正如美国副总统切尼不久前说,除了美国,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在中东进行有效的斡旋。一般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握有可以使以色列听话的“魔杖”,关键是美国愿不愿意使出它的“魔杖”。  相似文献   
6.
沙龙当选以色列总理后,巴以争端的走向再次引人注目,从本期起,我刊连载新华社驻加沙记者马晓霖的分析文章,以帮助读者了解中东军事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巴以争端中同样棘手的问题之一是犹太人定居问题。犹太人定居点的存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现在所说的定居点主要是指以色列在其公认边界外建立的定居点。本文的定居点仅限于探讨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含东耶路撒冷)建立的定居点。  相似文献   
8.
百年巴以冲突最严重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制造了波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形成了现代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政治难民潮。据联合国高级难民署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2600万难民,而巴勒斯坦难民是其中最大的难民群落,总数接近350万。从第一代难民的出现到目前已经有52年的历史,接近三代人。  相似文献   
9.
耶路撒冷地位是巴勒斯坦问题难以迅速解决的最大障碍之一。近一年来的巴以谈判,特别是去年7月巴以美举行的戴维营会谈结果以及随后爆发的巴以流血冲突显示.耶路撒冷地位之争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无法回避而难以调和的关键阶段,耶路撒冷的前途已经成为决定巴以和平进程乃至中东和平进程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6月19日,以色列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在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侵占了约旦河西岸部分巴勒斯坦自治城市。以总理办公室当天发表声明说,以方将改变以往应对巴激进组织“恐怖袭击”的方式,今后每发生一起“恐怖袭击”就夺取并持续占领一块巴控区,直至彻底摧毁“恐怖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