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刘庆  魏鸿 《军事历史研究》2004,1146(1):70-77
八旗军之所以由盛转衰 ,从根本上说是由其政治本质决定的。作为清朝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它必然伴随着该王朝由盛世走向腐朽而趋于没落。不过 ,其治军思想和军事制度本身的种种偏谬弊端 ,也在其中起到了催化、加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权书》与《孙子兵法》异同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书》是宋代文人苏洵的一部论兵著作,它对宋代孙子学乃至整个兵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权书》与《孙子兵法》兵学思想上的异同,对苏洵用儒学诠释兵学思想的尝试作了客观、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魏鸿 《军事历史》2020,(3):10-19
宋代是中国古代兵学发展的高潮期,在"崇文抑武"的大背景下,文人成为兵学研究主体,文人论兵蔚为风潮。兵学儒学化更为深入广泛,尤其表现在战争观、战略思想、作战指导思想和治军思想等方面。宋代兵学文献的繁荣并未对军事实践产生积极牵引,个中原因复杂,探讨兵学与国家战略、将帅选任以及军事技术演进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加深对宋代兵学以及军事的认识。宋代兵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兵学和军事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鸿 《军事历史研究》2005,57(2):127-134
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司马光的边防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本文试图从其史著《资治通鉴》入手,探究其边防思想的文化底蕴和基本内涵,以期有助于对司马光民族、边防以及政治思想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期在孙子兵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但在文献种类和数量上超过前代,而且在著作体例、思想走向等方面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后世兵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孙子兵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孙子兵法》被立为官学,并取得武经之首的崇高地位;官方孙子兵学文献整理研究成效显著;"文人论兵"兴起,涌现出大量孙子兵学论著;儒学对兵学的影响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魏鸿 《军事历史》2016,(1):35-44
范仲淹的边防思想和实践主导了宋仁宗时期与西夏的战争,对宋代及后世的军事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范仲淹防御战略为中心,全面总结了范仲淹在边防建设、抚驭蕃部、选将练兵以及系统防御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汉简两《孙子》与《孙子兵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出土一大批竹简.这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罕见的重大发现,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研究的一大盛事.因为在这批竹简中,大部分是兵学著作,除现有传本的<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等重要先秦兵书外,久已亡佚的<孙膑兵法>也被发现,还有<墨子>等著作中的一些论兵散篇.如此多的古代军事文献集中出土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尤其是竹简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出土,更是为<孙子兵法>研究开启了划时代的一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