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1940年6月——1941年6月这一年时间里,整个欧洲,只有英国正面奋战抗击几乎控制整个欧洲大陆的纳粹德国,因而,无疑构成了这一年欧战史的主要内容。虽然,这一年与1942年及以后若干辉煌的年份相比显得有些暗淡,但不论从大战的战略角度,还是从英国抗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发生后,日本作为关国的亲密盟国,积极响应并加入到美国领导的世界反恐战争中,不但修改和新订了不少法律法规,而且还向国外派出了武装力量,同时通过一些组织、会议和条约与利益相关国家达成共识,参与反恐。然而,日本参与反恐除了打击恐怖主义,保护本国安全以及维护地区和世界稳定外,还意图通过反恐向外辐射影响,提升自身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3.
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期间,协约国利用各种手段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在远东,日本对西伯利亚的觊觎和军事行动成为当时远东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之一。在西伯利亚军事干涉问题上,日本国内外各政治力量对此态度不一,矛盾重重。最终,在国内外多种力量的作用下,日本的干涉以流产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中海地区既是整个世界大战欧洲和非洲各大战场的重要的连结点,又是二战中民主国家与法西斯国家进行全面军事抗衡、政治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本身亦构成了反抗德意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重要战线。从1940年6月法国战败后的一年间,出现了以英国为主,加上若干英自治领国家奋力抗击德意法西斯的局面。英国不仅面临本上遭到德国入侵。生死存亡的直接危险,而且还在被认为对大英帝国生死攸关的地中海地区遭到倾覆的危险。而这里所孕含的不仅是德意将称雄地中海,而且使希特勒意欲与日本会师印度洋,进而称霸世界的梦想成…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自称坚守中立政策,但是却与纳粹德国形成了被世人嗤鼻的暧昧关系。战时的阿根廷与纳粹德国的关系不仅呈现了二战期间国际关系的复杂性,而且影响到战时及战后拉美地区国际关系的走向和格局。  相似文献   
6.
浅析一九四○年法国战败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0年5月10日法西斯德国在历时半年多的“假战争”的迷惑之后突然对荷兰、比利时、法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开始,到40年6月22日法国与德国正式签定“停战协定”,法国战败,为时整六个星期。法国,现代文明的宠儿,一次大战后以军事、政治咄咄逼人的盛势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显赫位置的强国──特别是它的军队和将帅以及辉煌的战绩为世人所注目,1938年丘吉尔还称法国陆军是“欧洲最有训练、最为忠诚的机动部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横遭国土沦陷,丧失主权,含垢忍辱,使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人们诧疑法国迅速的溃败,但同时也在急切地追寻和探…  相似文献   
7.
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线作战是交战双方主要参战国都遇到过的临战或战争的现象。而且 ,两线作战事关参战国乃至整个二次大战战局胜败之关键。躲避两线作战是二次大战中各国普遍采取的战略抉择 ,同时 ,二次大战中也呈现了主动驾双两线作战战略的一幕。其结果 ,反法西斯联盟在两线作战的战略角逐中赢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