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1.
脊梁     
1983年3月13日,辽宁省建昌县石佛乡爆出一条新闻:于占和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自愿到穷得叮当响的灰窑子村任党支部书记兼民兵连指导员。从此这一天成为于占和带领民兵和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起点,铭刻着他艰苦奋斗的业绩。 一 灰窑子村地处偏僻山沟,是全国特困县之一的建昌县的特困村。群众中流传的这儿句顺口溜,是这个村的真实写照:“山似和尚头,河里无水流,走路步步踩石头,十年倒有九不  相似文献   
2.
诞生在60年代的塔山十姐妹民兵班,活跃在辽沈战役主战场塔山。经过30多年的辛勤培育,如今绽出俏丽的花朵。 方淑红,24岁的民兵班长,家里父亲有残疾,弟弟远在河南当兵。为了民兵工作,她放弃家里生意正火红的饭店,放弃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不计报酬,一心一意为女民兵班组奔波。当她把射击第一名的好成绩告诉父母时,两位老人高兴地说:“孩子,只要你有出息,咱再亏点也值。” 刘艳丽,年仅21岁的姑娘,1993年参加训练期间,腿部受伤化脓,疼痛难忍。为了不影响集训进度,她一声不吭,一直坚持到训练结束。 李学慧为了参加民兵训练,几次推迟婚期。 还有李艳新、刘娜、赵建、张立君……十个朴实无华的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