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目前 ,全军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法学课 ,有固定的教育时间和专职的法学教员 ,法学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 ,在依法治国的“法治”大背景下 ,伴随着依法治军目标的推进 ,法学教育无论从教育内容、还是从客观效果看 ,都很难适应依法治军的需要 ,更难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首先 ,从内容的设置来看。尽管对于各级指挥院校和专业技术院校的学时规定有所不同 ,但最多的专业技术院校本科班的教学时数是 5 0学时 ,多为3 0、40学时 ,有的甚至更少。就是这样 ,各类院校在落实规定时 ,有的未能安排足够的学时 ,致使法学教育知识含量减少 ;有的…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蕴涵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有价值。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先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模式的不断更新和两者有机共进。  相似文献   
3.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后,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感情和道德范畴,而且也是政治范畴。由于实现了祖国的统一,爱国主义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生机勃发,爱国主义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展现出新的特质和风貌。 一、爱国主义指导理论的科学化 历史实践证明,爱国主义只有与科学的理论指导相结合,才能进发出巨大的精神力  相似文献   
4.
在法治社会中,国防法治理念模式主要包括新的国防权利义务观念,以及树立对国防法律权威的认同和忠诚意识。国防法治的精神意蕴在于对国防法的信仰,并通过法治状态下的国防力量群体法治精神和内在品质诸要素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的疏离感,不仅与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相背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阻碍.消除领导干部的疏离感,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