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易冰 《军事历史》2001,(2):35-41
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它由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措施等基本要素构成。深入研究台湾的军事战略思想,对于深刻认识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上的立场、有针对性地做好推动祖国统一大业进程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台湾军事战略的历史演变   国民党军队兵败大陆、退逃台湾后,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已逾半个世纪。随着国际局势、两岸力量对比和台湾岛内情势的变化,台湾当局不断调整其军事战略,其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从 50年代初到 60年代末为“反攻大陆”的攻势战略。“反攻大陆”是蒋介…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家中,对战争危险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一整套遏制德国法西斯扩张野心举措者,当首推丘吉尔。可惜当时丘吉尔只是英国下院一位在野的“后坐议员”,其主张未能变成英国的国防和外交政策。为何丘吉尔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最根本的在于他的国防战略思想胜人一筹。丘吉尔认为,制止战争比赢得战争更高明,在许多情况下,战争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正确的国防方针和军事战略,应既着眼于保证战争来临时赢得战争,更要着眼于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使自己在敌我力量对…  相似文献   
3.
一、台湾的战争动员体制国民党政权败亡台湾后,将反共保台并伺机反攻大陆作为其战争准备的着眼点,于1950年1月27日,颁布了《反共保民总体战动员纲要》,声称要实行兵农合一制度,对大陆“实施人力、物力的总体战”。台湾各县市也组织了“反共保民动员委员会”。1967年2月,台湾当局又成立了“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会议”,由“总统”担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副总统”、“行政院”正副院长、“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经济部长”及各委员会主任为委员,负责“国家总动员的决策及其他有关动员戡乱的重要事项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讲学习”,是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同志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发出的号召。对于军队的各级干部来说,“讲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最近考察了古今中外一些有建树的军事人才的成长史,其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三点:一、自古名将多博学翻开中外军事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