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朱红胜 《国防》2004,(8):44-45
美国2003年《中国军事力量报告》中出现的“Assassin’sMace”,是对中国词汇的一种不确切的翻译,不能正确表达中文“杀手锏”原来应当表述的含义。但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们自己错用了“杀手锏”来代替中国文化中原有的“撒手锏”一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Assassin”的释义是:“person,oftenonehiredbyothers,whoassassinates.暗杀者,刺客(常为受人所雇者)”。“Mace”的释义是:“large,heavyclub,usuallywithametalheadcoveredwithspikes,usedasaweaponintheMiddleAges.中古时代用作武器的一种钉头锤;锤矛。”把这样两…  相似文献   
2.
关于假目标数量及其效费比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登陆破障是高技术条件下登陆作战工程保障的重要任务。正确选择登陆破障技术途径,必须首先对各种技术途径的适用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本文建立了一种对登陆破障技术途径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并对若干典型的技术途径方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其结论对登陆破障器材的发展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