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尹隆河之战是清朝镇压捻军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号称"淮军第一"的铭军在作战初期即告失利,幸得霆军及时赶到方得以脱离险境。本文充分发掘现有史料,在总结捻军作战特点的基础上,对铭军此战中的作战得失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铭军提早出师或霆军误期是受客观形势所迫而非主观有意为之。  相似文献   
2.
淮军援沪后,大批引入西洋武器装备部队,并聘用洋教习教练洋操,推动了淮军在训练制度上的相应变革,开创了中国军队仿效西法练兵的先河。淮军的训练特点是重技术、重队列、重阵法,而轻视思想教育。由于军官培养与军事训练相脱节以及在军事制度上未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淮军对西方训练方法精髓的掌握。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30日至6月1日,第七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与会代表(其中国外代表、外国驻华武官和中国台湾代表、中国香港代表80余位),围绕“孙子思想·大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这  相似文献   
4.
装备的近代化不仅是晚清军事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晚清军事近代化的一个缩影。诸多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深层原因,在装备的近代化过程中均有所反映。梳理晚清装备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晚清装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装备引进、生产盲目,地域差异明显;消极的战略指导影响装备发展;武器装备驳杂;装备水平与人员素质相脱节;武器过分依赖进口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始终未能正视自身的落后,文化上“道本器末”的干扰,不断弱化的中央集权统治,军事教育制度严重滞后,军事工业发展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5.
正晚清军事近代化道路曲折,进展缓慢,自始至终没有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清晰道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在制度层面上的阻滞、观念认知上的欠缺,也有外在国际环境局促等方面的原因,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塑了晚清军事近代化的残局。对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反思,学术界已  相似文献   
6.
天津是北洋海防重镇,是拱卫京畿的重要屏障,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周盛传所统盛军作为游击之师自1871年驻防天津以后,在李鸿章的总体设想下,对天津海防进了较为系统的重建和新造,尽管这些措置仍以海口设防为旨归,但客观上对于提高天津海防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代是兵学发展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在与西方列强的较量中,传统兵学的问题与不足逐渐显露出来,引起了人们的警醒与反思。西方军事理论的引入则部分补充了传统兵学的缺陷与不足,最终使传统兵学逐步向专业化、实践化、科学化的军事学转变。近代兵学载体趋于多样化,除一般意义上的兵书外,还有大量的训练操典、军事教材和有关招募、训练和管理的章程或规定,以及散见于有关军事人物文集中的零星兵学论述等,并呈现出文人论兵的式微,兵学趋向专业化和兵学阐述方式由虚向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