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小平思想的一个深刻内涵,就是以社会效益作为检验我们路线、方针、政策等社会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社会效益标准的提出和运用是对实践标准的具体化.1983年10月,在党的十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少数人搞精神污染,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是都拥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一些同志应当看看他们的错误言论,有害作品,低级表演在人民,在青年中间产生了什么影响,什么后果嘛.”在这里可以看出实践标准和社会效益标准的有机结合.在另一次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思想——社会效益是检验社会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相当数量的新战士存有一种孤独心理.这应该引起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据调查,某部新战士,80%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心理.尽管孤独心理的产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其原因随各自的经历、精神状态、知识等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它仍有共同的规律可循,有根本的心理原因可挖.合群心理倾向满足与否是孤独心理是否产生的根本原因.要研究孤独心理首先应当懂得合群心理倾向的一般特点.所谓合群心理倾向是指个人希望与他人相互交往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自然和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已经成为每个人都具有的共同心理本质.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人是从动物界进化而来的,必然具有前人类的某些属性.人类心理中也或多或少地保存着动物的本能意识.可以说,人的合群心理倾向源于动物的合群本能.同时应当看到,人的合群心理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