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走好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应增强国民经济体系的柔性和适应性,明确国家发改委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之间关系的职能和责任,建设军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贯彻国防要求的力度,以及进一步加强对军队保障社会化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专业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的开放性、包容性不断增强,多层次后续理论人才培养机制初步形成。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新型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队伍培养体系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国外经济动员立法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制定专门的经济动员法律法规,为经济动员活动提供法律依据;二是制定与经济动员相关的法规,形成纵横交错的经济动员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在其它相关法规中规范经济动员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必须有法可依,建立完备的体系,兼顾应战和应急需要,发挥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4.
国防建设具有经济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溢出效应”。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重,我国经济增速趋缓的形势下,配合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国防建设可以做出积极反应: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规划,适度增加国防投入,调整国防投入结构和方向等,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拥有较为完善的应急应战一体化管理体系。这套体系通过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协调的联动机制、衔接配套的规划计划和制度体系,实现了应急应战协调运作,从而提高了国家整体危机应对能力。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树立“大安全观”,将应急与应战加以综合考虑。要着眼平战结合,加强应急应战一体化组织机构建设;注重军民融合式发展,搭建应急应战一体化资源共享平台;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构建应急应战一体化计划、预案体系;着眼依法治国,建立健全应急应战一体化法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