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将江主席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和总政于永波主任关于军队党员先进性的“六条标准”与部队建设实际结合起来,确立一个更为详细具体的、有较强操作性的先进性标准,是当前部队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笔者认为,部队要将先进性标准具体化,必须把握导向、立足实际、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如何拓宽部队政治教育渠道,增强部队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近年来,重庆警备区在组织部队实施政治教育中,紧密联系实际.指导各单位充分挖掘和利用驻地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部队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把部队政治教育向军营外、课堂外延伸,收到明显成效,确保了广大官兵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江主席提出“四个教育”10周年,10年来,各级党委机关始终把革命人生观、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尊干爱兵教育作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抓,成为这些年部队叫得最响、持续时间最长、参与程度最广、在官兵中烙印最深的教育。实践证明,江主席提出的“四个教育“是新时期强军固本的基础工程,是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强大武器,为确保打得赢、不变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如何进一步深化“四个教育”,教育引导官兵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本期特别推荐重庆警备区指导部队开展教育的经验,教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为了抓住2000年开发西部的大好机遇,实现重庆警备区1997年成立时提出的“一年起好步、两年迈大步、三年上台阶”目标,新年伊始,黔江军事部马不停蹄地展开了上台阶的动员工作:一是召开了党委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向五个自治县人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在部队建设中,就是要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官兵权利,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重庆警备区教导大队在组织实施新兵训练过程中,坚持以兵为本、尊重新兵的意愿, 大胆转变带兵观念,因势利导,变堵为疏,让科学发展观走进新兵训练的做法, 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 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旧址……这些爱国主 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的传统教育基地, 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教育资源。重庆警备区 在民兵政治教育中,紧密联系实际,指导 各单位充分挖掘驻地教育资源,使教育向 军营外、课堂外延伸,收到明显成效。 红色资源砺斗志 理想崇高信念坚 重庆是刘伯承、聂荣臻元帅和赵世 炎、邱少云烈士的故乡。在长期的革命斗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对重庆市民兵政治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感到民兵流动性越来越大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民兵政治教育的落实,必须给予充分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一、民兵流动现象给政治教育带来的主要问题这些年来,重庆民兵在大农村、大移民的背景下,外出务工或做生意的越来越多,呈现“大流量、多流向、常流动”的特点。一是流向外县和外省。二是流向本县本市。三是流向变动大,不固定。民兵“大  相似文献   
8.
重庆黔江军事部采取“促、训、带、给、激”的办法,在广大政工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能”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的经验是: 一、“促”学习,打牢“三能”基础。他们建立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增加了学习的针对性内容、开展了形式活泼的学习活动,促使政工干部加强学习积累。二,“训”技能,培养“三能”骨干。自  相似文献   
9.
铁脚司令     
黔江军事部司令员李恩科六年徒步三万里,帮扶三千特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半月谈》杂志社向他颁发“扶贫贡献奖”。重庆市授予他“十大扶贫状元”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10月19日,重庆警备区党委发出通令,表彰黔江区军事部司令员李恩科在帮扶老区群众脱贫致富中做出的突出成  相似文献   
10.
红岩精神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市红岩村和歌乐山,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前仆后继用生命锤炼、培育形成的一种时代精神。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主席在视察重庆期间指出: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继承和弘扬红岩精神,重庆警备区广泛开展弘扬“红岩精神”教育、引导官兵自觉实践红岩精神活动,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