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寿命预测模型迁移问题,提出了一种长短周期记忆网络微调(long short-term memory fine tune, LSTM-fine-tune)的迁移模型,利用理想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在迁移过程中,对部分LSTM网络层进行冻结,利用实际服役环境下的数据对网络其他部分进行修正。为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采用不同相位与幅值的正弦函数生成数据,通过学习数据获取正弦函数的经验知识,并应用至其他正弦函数的回归,结果表明LSTM-fine-tune模型能够快速拟合,平均均方误差仅为1.033 5,明显低于直接预测误差1.536 8。为通过实际监测数据检验本方法泛化能力,分别获取了试验条件下与实际服役环境下氧气浓缩器的数据,对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迁移后训练集预测精度提高了43.0%,测试集预测精度提高了20.2%。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服务聚合流程建模方法的不足,基于扩展Petri网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聚合流程/资源描述模型WSCP/R-net,有效解决了动态服务聚合流程模型中不确定路径选择和服务的动态变化性问题。给出了WSCP/R-net模型向BPEL4WS的转换算法,并以城市应急处理为例说明了转换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未来空战中航空集群协同无源时差定位编队构型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三机协同无源时差定位最优编队构型的方法。分析了确定集群编队构型的基本原理;归纳了4个三机编队构型决定因素:主辅机相对位置、基线夹角、基线距离以及主辅机高度差;将定位区域范围和定位距离作为衡量集群无源定位编队构型优劣的指标,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火控引导阶段,当采用主机在后、辅机在前,基线夹角为150°,基线距离为60 km~80 km,主机与目标同高度且主辅机之间高度差为±(1-2)km的编队构型时,三机协同无源时差定位编队构型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颠覆性技术发展综述及若干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颠覆性技术概念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阐述了其在军事领域的独特内涵,归纳了识别颠覆性技术的一般做法。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国外军方、工业界、情报界、学术界等研究发展颠覆性技术的现状,并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了国外发展颠覆性技术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面向新世纪的应用技术,一是提出向综合性和可靠实用性方向发展,二是介绍并展望喷头技术的发展,三是提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用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合考虑了查询处理时的计算费用和存储费用,提出了距离连接索引(Distance associatedJoinIn dices,DJI)的分步实现方法,以高效地支持联机空间距离查询。该方法采用分阶段计算DJI的策略,根据用户的查询条件动态地计算DJI的一部分以支持查询。实验研究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DJI的分步实现方法在性能上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空间信息栅格体系与服务聚合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信息应用中存在的数据海量、分布异构、处理复杂、计算密集等问题制约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广泛共享和应用。空间信息栅格(SIG)以Grid和WebServices技术为核心,共享并汇集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实现动态整合与集成。在构建开放性SIG七层应用体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SIG服务聚合技术,基于Petri网和图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聚合流程模型(服务/资源网),同时构建了可扩展的服务动态选择模型(SISM),实现服务聚合过程中的动态服务选择。结合国家地质调查业务应用,通过地下水资源评价应用实例对SIG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人工神经网络诊断特点与基于模式识别的诊断特点非常相似。将ANN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某型导弹测试车配电系统故障诊断。根据测试车配电系统的故障特点,设计ANN为4层BP网络,具有9个输入、10个输出,两个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分别为9和6。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诊断测试车配电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建立了AR模型。运用现代谱估计的方法对沙土地、硬土地和耕地等非人工路面的频谱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沙土地等3种路面的加速度功率谱和位移功率谱密度曲线图。结果表明,沙土地和耕地路面要好于硬土地路面,该结论与常识相符,验证了用AR模型法进行功率谱分析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载探测系统的特性,应用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和主观Bayes的组合算法,对来自机载SAR雷达、机载前视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电子支援系统(ESM)等探测系统多次观测所获得的数据,以及来自地面的电子情报(ELINT)的不同信息进行实时融合、识别,进而确定攻击对象.通过实例进行仿真证明,这种组合算法适用于不同类传感器和不同格式信息间的融合,适合于复杂信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