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开展了以识字为中心内容的文化教育。红军的文化教育,是由这支军队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红军所担负的宣传队的任务所要求的,是苏区整体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红军为了对官兵进行文化教育,在明确组织机构、确定目标任务、自制教材教具、创造学习方法和进行严格的督促检查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了教育持续进行。红军的文化教育历经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盛不衰,长征结束后形成了热潮,取得了很大成绩,对人民军队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红军党支部的建设,是红军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红军党支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却有着曲折的过程。"支部建在连上"是全党革命实践探索的成果,连政治主官兼党支部书记制度的改变不是源于"左"倾中央,而是源于朱毛领导的红四军,缩小党支部的权限则是中共中央照抄照搬苏联红军经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的话: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从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开始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80年过去了,遵义会议以其独有的历史地位依然引发着人们新的思考,启迪着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土地革命初期党的“六大”以前中共中央的探索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贡献。文章认为,这一时期中央虽然存在“左”的偏差,但党提出了土地革命、农民起义与割据、建立革命政权、建设工农武装的思想。这些思想通过中央的指示和宣传,深入到全党的思想之中,成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5.
文化教育是八路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八路军对文化教育高度重视,正视官兵文化水平总体落后的现状,反对轻视文化学习的思想和行为,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领导,确立文化教育对象的层级、学习内容与标准,抓好教员队伍和教材建设,部队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建立了检查督促制度,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取得很大成绩,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是我党我军杰出领导人之一,生前十分重视并曾主持参与我军政治建设。战争年代,刘少奇曾任红军军团中央代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新中国建立后,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多次视察部队,召开军队系统干部座谈会,了解和指导部队的建设。刘少奇的讲话和文电,军队政治建设思想极为丰富,对此,目前史学界尚无专文论及。研究刘少奇的军队政治建设思想,对于加强现代化建设中的我军的政治建设,坚持党指挥枪,保持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履行神圣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将刘少奇的军…  相似文献   
7.
红军的政治教育,是红军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红军将政治教育作为立军的基点,建立健全教育的组织领导,明确教育的对象任务,精心设计教育内容,采取多种教育方法.红军的政治教育,虽然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但它在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军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地揭示了我军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