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工学刊》2010,(3):79-79
上海闸北区的百岁老人包廷琴,向记者讲述了她的长寿之道。 一是性格乐观,笑口常开。老人耳朵不好,听不见别人说话,但一见对方开口,她就会乐呵呵点头。包廷琴的女儿透露,老人没有“隔夜愁”,遇到烦心事,总是睡一觉起来就全消散了。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21日,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征途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上海飞机制造厂高大宽敞的总装车间举行隆重仪式,庆祝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飞机总装下线。在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的主持下,出席仪式的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同时按动电钮,一架通过全球征名及评选最终确定命名为”翔凤”的ARJ21—700飞机在牵引车的牵引下缓缓驶出总装车间……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召开的"上海五国"峰会,重要警卫对象集中,警卫规格高,现场活动规模大,参战单位多,情况复杂.迅速、准确、畅通的通信联络在警卫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大限度的满足警卫任务中的各种信息需求,成为协调警卫力量的"粘合剂"和战斗力的"倍增器",确保了峰会警卫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借鉴"上海五国"峰会警卫的通信联络,对新时期特大型外事活动警卫任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丰台宛平城内,馆内近万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全面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进行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伟大卫国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  相似文献   
5.
日本1895年掠夺去台湾、把台湾变为其殖民地后,其侵略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侵略中国的步伐逐步升级.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又对中国大陆发动全面侵略.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挽救了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而且在党和军队,在国家和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奠定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开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并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对日军丽面夹击的战略态势,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对中国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抗击了日军的局部攻势,并组建中国远  相似文献   
8.
黄富强 《中国民兵》2014,(10):30-30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世纪新阶段,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必须始终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灌输部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信霖 《政工学刊》2014,(11):94-94
崇拜英雄的社会英雄辈出,珍视荣誉的军队荣誉满载。前不久,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决定把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把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把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第一个抗战胜利纪念日和烈士纪念日,全党全国全军以各种形式开展群众性拜谒、纪念活动,走访慰问烈士遗属、宣誓牢记英烈遗志,在全社会掀起了学习英雄事迹、传承烈士遗志,激发爱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的热潮。  相似文献   
10.
卢庆洪 《军事史林》2014,(11):35-38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在1943年10月-1945年3月的缅北反攻作战中毙伤日军10余万人,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是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次歼灭战,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在国际上赢得了较高的赞誉,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现将新编第一军在缅北地区对日作战过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