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30年7月,陈济棠为了巩固广东省内的地盘。令麾下第62师师长率所部前往粤东的潮汕地区,"围剿"海陆丰苏区。为了侵华的需要,当时日本驻汕头领事馆积极收集这方面的情报并及时向国内报告。由这些报告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政府以及中国军队保密意识不强,一些军事机密在日本面前毫无秘密可言。而与此同时,海陆丰苏维埃政府的保密意识更强,保密能力更高。正因为此,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对后来中日战争的预判和准备有云泥之别。  相似文献   
2.
肖甡 《军事史林》2013,(9):10-14
陕甘边苏区和陕北苏区连成一片,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它是党中央和长征各路红军的落脚点,尔后成为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和大本营。在创建陕甘边苏区的斗争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经受了各种战斗和考验,以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和献身精神,成功地实践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3.
段斐 《中国军转民》2023,(20):114-11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红四方面军与川陕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共同创建了川陕苏区,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员干部和红军将士们强信念、冲在前、做表率,为川陕苏区创建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挖掘川陕苏区干部和将士锤炼党性的历史意义和实践经验,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历来重视军事院校教育,并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实践.早在红军创建之初,毛泽东在井冈山就举办过150人的教导队,在苏区先后成立了一批红军干部学校,创办了红军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了抗大;解放战争时期,在各战略区开办了军政大学、专业军事学校.  相似文献   
5.
湘鄂赣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摇篮之一,苏区红军担负了重要的战略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全国革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东固、赣西南苏区历史的研究状况作一历史回顾,指出由于受多方面影响,对党史军史研究从一开始不受重视到后来研究成果大量产生。也指出了对其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随着中央对党史军史工作的重视,必将迎来对其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出生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湖塘村。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开辟赣东北苏区,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曾当选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建立红色政权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出现了跑反现象,即根据地群众为了躲避敌人的疯狂进攻而采取的背井离乡的逃难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党的领导特别是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薄弱;根据地生产萎缩,经济枯竭,群众生活无着;国民党军队和反动地方武装对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残酷虐杀;群众信任红军,衷心愿意跟着红军进行斗争,同时依靠红军取得最低的生存需要.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群众跑反成为反"围剿"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央苏区从建立以来就注重依靠制度来推进各项体育工作,不仅为革命战争培养了众多勇敢的战士,而且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者。通过研究中央苏区体育管理制度的历史经验,挖掘其合理成分,探讨其当代价值,有助于推进我国当前的体育治理,进而实现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建设体育强国”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除15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游击战争外,江西、福建等地一些苏区还有一些红军游击队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能够建立起较巩固的游击根据地,坚持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以致史籍中没有或很少提及。但这些没有能够建立起巩固的游击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所开展的游击战争,同样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配合了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同样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被后人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