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人武部,8年来,全面建设始终持续发展,平稳上升,有6次被上级评为全面建设“先进人武部”,1次被评为全面建设“标兵人武部”,先后荣获“军事训练先进团单位”、“正规化建设先进单位”等28项荣誉。每年都有新变化,年年都上新台阶,被形象地比做“牛市”发展。这就是桦甸市人武部。  相似文献   
2.
吉林市昌邑区人武部为充分发挥广大农村民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全面启动了“百兵千户带富”、“民兵三队带创”、“民兵三员带动”三项活动,使广大民兵成了致富路上的排头兵,弘扬先进文化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3.
王海珠 《国防》2010,(7):68-68
山西省盂县民兵常备应急分队组建于2007年3月,配有野战移动多媒体信息化指挥系统、越野指挥车、装备运输车、生活保障车,以及防暴、防火、防汛、防震等各类器材千余件。民兵应急分队按照“集中居住营地化、人员管理连队化、装备配套专业化、教育训练经常化、指挥控制野战化、遂行任务多样化”的思路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今冬征兵工作中.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武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采取多种措施.激励优秀青年报名参军。他们为高学历应征青年设立“绿色通道”,实施优先报名、优先体验、优先定兵、优先照顾专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子投笔从戎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邱型柏 《国防》2010,(12):28-30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是本地区的军事指挥机关,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兼同级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新形势下,坚持以提高应急动员能力为核心、按纲推进人武部全面建设创新发展,是国内国际形势发展和我军职能使命拓展的客观要求,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省军区狠抓基层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省军区要切实把县(市、区)人武部作为基层单位的大头,在党委统筹上下功夫、在聚合力量上求突破、在按纲抓建上使实劲、在激发动力上想办法、在以用强建上见成效,不断提升人武部全面建设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学堂  张统兴 《国防》2010,(10):53-53
针对部分干部职工存在的对学习重视不够,坐不下来、学不进去等问题,北京市密云县人武部努力营造崇尚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从落实制度入手,严格按照理论学习"六步法"要求,完善学习计划。每两个月集中利用4天时间,  相似文献   
7.
朱金生  王海文 《国防》2008,(2):35-35
广东省吴川市人武部十分重视民兵新闻报道骨干队伍建设。该部在全市每个镇和街道配备了1名民兵兼职报道员,拨出专款为他们订阅民兵刊物和军队报纸,设立新闻报道奖,近5年来共有9名成绩突出的民兵报道员被选拔到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及新闻中心担任兼职记者或通讯员。  相似文献   
8.
在有着镁都之称的大石桥市.人们常常讲起一位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上辛勤耕耘的人。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身先士卒,两年里.人武部连续被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被军分区评为军事训练标兵单位。这位真诚爱武的人就是大石桥市人武部部长张德义。  相似文献   
9.
聂永前 《中国民兵》2010,(10):51-51
县(市、区)人武部领导体制双重性,工作任务开放性,工作对象特殊性,工作环境社会性,使得武装工作呈现出复杂性和动态性特点,致使人武部建设发展遇到诸多问题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求突破,抓创新谋发展,稳步推进武装工作发展,全面提高入武部建设质量。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理清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