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提高算法的并行计算性能 ,许多并行程序必须进行数据重分配。数据重分配是在并行计算过程中实现的 ,其开销影响算法的并行性能 ,高效的数据重分配对提高并行计算的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数据重分配的环形算法 ;提出了数据重分配的蝶网算法 ,并证明了其正确性 ;设计了结构性数据交换方法 ;通过理论和数值实验分析了两种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六相八极双绕组发电机为例,分析了半周连续分布和交替极下分布的两种不同绕组形式电机在其中一套Y绕组故障时,电机空间磁场的不对称产生的各次空间谐波磁场,研究了各次谐波旋转磁场在励磁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势。结果表明,在定子双绕组布置方面,交替极下分布的绕组比半周连续分布的绕组对励磁绕组产生的过电压较小,此结论可推广至多Y绕组电机。  相似文献   
3.
环形串联直缸发动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惯性力小等诸多优点,但其运行时气缸转子始终绕输出轴周向转动,使得传统发动机静态的配气方法不再适用。因此,研究设计一种能够满足该型发动机进排气需求的新型配气系统意义重大。针对该型发动机独特的环形串联结构和差速运动特性,研究了各转子气缸的容积变化规律,分析了各转子气缸进排气相位与转子转角之间的关系,创新设计了一种基于气道复用的动态位置配气系统。根据二冲程发动机配气方案设计加工了配气系统零部件,并通过高压气动实验完成了对该型发动机的动态进排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当给定外加驱动气压0.25 MPa时,发动机能够以约200 r/min的速度稳定运转,有效验证了该配气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环形杠杆供弹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建立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动态求解,模拟了机构的工作过程。借助求解结果,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在理论上找到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机构的最优化数学模型,给出了优化方案,最后对优化方案和现有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计算了鞭天线和环天线的实际效率,分析了地面损耗对两种天线的不同影响,得出在车载等运动条件下环天线的逆境经鞭天线高的结论对环天线不宜作为发射天线的传统看法提出异义,并给实际的高效率环状短波车载天天的设计,对解决部队短波通信的“动中通”问题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定子绕组传输特性分析时的等效电路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导体传输线理论是分析电机定子绕组传输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利用多导体传输线理论来分析电机定子绕组传输特性时的等效电路参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离散随机系统模型简化的一种新方法,即环形区域极点/协方差约束下的模型简化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构造指定维数的降阶模型,使其匹配给定的环形区域极点和稳态协方差参数,在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方面逼近给定的满阶模型。文中导出了期望的简化模型的存在条件及解析表达式,并提供了一个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8.
9.
测发控系统是武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冗余协议(DRP)的测发控系统实现设想,避免了主从式网络中风险高度集中在主站的问题.在对DRP分布式环形网络冗余协议故障诊断和恢复机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DRP故障恢复时间模型,根据该模型和控制系统采样周期的关系,分别进行环形网络化控制系统丢包概率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装甲车辆中体积、功率受限条件下,永磁电动机提升低速转矩与拓宽弱磁工作范围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电动机绕组换接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切换电路的设计方案,采用电路仿真软件Muhisim分析了切换电路的动态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三相绕组切换的零电流切换控制系统,可通过上位机观测电路中的电流波形,并实现对绕组的串、并联结构进行切换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快速实现绕组的串/并联切换,而且基本上不会产生电压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