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22):58-59
原定于今年10月10日的听证会,以加拿大前海军情报官杰弗里·保罗·德莱尔的认罪而取消。据德莱尔供认,在2007~2012年间,他利用职务之便,秘密窃取大量军事机密,并兜售给俄罗斯情报机构,换取每月3000美元报酬。  相似文献   
3.
《环球军事》2013,(13):64-65
2013年4月中旬,美国军事委员会判处了一名阿拉斯加宪兵威廉·科尔顿·米莱16年有期徒刑,并开除其军籍,罪名是向假扮成俄罗斯间谍的联邦调查局卧底特工出售军事机密。实际上,米莱还没来得及向真正的间谍出卖情报,就中了联邦调查局特工设下的重重圈套,最终成了“钓鱼执法”的“战利品”。  相似文献   
4.
杨志 《政工学刊》2010,(9):53-53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掌握敌方的军事情报对作战取得胜利有重要意义。换个角度说,己方则应当千方百计地保守好自己的军事机密,以使敌人不能很好地做到“知彼”。在这一点上,三国时的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保守秘密可谓费尽心机。公元200年,曹操仅以三万兵力在许都官渡与强敌袁绍的十万精兵对阵,双方相持不下。  相似文献   
5.
装备档案信息不同于一般信息,它记录着武器装备研制活动的历史过程。装备档案中的内容涉及军事机密,关系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6.
李小青 《环球军事》2014,(23):62-63
阿里尔·魏因曼曾是美海军潜艇上的一名射击控制设备修理技师。眼役期间,由于对美政府及海军的军事、外交政策滋生不满,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利用工作之便,大量窃取军事机密,偷偷出卖给外国情报机构。之后,又仓皇逃离部队,辗转多国,寻找更多的买主。但不知不觉中,美国反情报机构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在阿里尔取道美国逃往加拿大时,顺利将其捉拿归案。此次间谍事件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间谍案之一”,但美官方不知出于何种目的,一直未披露其具体的犯罪事实,这让外界猜测纷纷,究竟阿里尔的泄密行为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相似文献   
7.
多些自责     
某部机关参谋小王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作风稀拉,一次出差途中,经不住一女骗子的花言巧语,泄露了军事机密。事发后。在组织上对他进行处理时,小王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大骂那女骗子不是东西,埋怨组织上为什么不经常提醒自己,并说假若自己出差之前哪位领导提醒一句,他就绝不会犯如此错误,一副可怜兮兮、悲天悯人相,似乎他成了一位受害者。  相似文献   
8.
本刊曾刊登过几则假冒军人行骗、窃取军事机密的案例,并提醒部队广大官兵预备役人员提高警惕,但时有少数官兵上当受骗的事件发生。希望我区部队官兵、民兵预备人员以此为鉴,加强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