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团建设》2011,(8):18-20
农十四师47团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这支部队曾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进疆后,他们徒步横穿塔  相似文献   
2.
从祖国的"心脏"北京到地处新疆和田地区的兵团十四师,这两个在地图上都要用尺丈量的地方,如今因为对口援疆而连在了一起。千山万水的距离挡不住援疆干部们的热情,"北京人"来了,为在深山放牧的职工们盖起了新楼房,也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日子,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十四师职工面前。民生,是北京援建十四师的重中之重,"安居工程"不仅仅是盖房子,北京的援疆干部们将安居工程与改变十四师职工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与致富职工相结  相似文献   
3.
在韩国北部乡村公路的两旁,一片片的柿子园映入眼帘。每当采摘季节结束后,总会有一些熟透了的柿子留在树上,构成了当地一道特有的风景。路过此地的游人很奇怪,觉得不把这些又大又红的果实摘下来真是太可惜了。在得知这些柿子是留给喜鹊作食物时,他们变得更加迷惑不解。然而听了导游讲的一个故事之后,人们才懂得了用柿子喂喜鹊的缘由,纷纷对果农的睿智翘起拇指,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4.
进军新疆     
1949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第2军从酒泉出发进军新疆。新疆地域辽阔,从酒泉至喀什2500多公里,沿途峰峦叠嶂,沙漠瀚海,冰川雪岭,艰险异常。官兵们顶风沙、冒严寒,日夜兼程,除了同严酷的自然环境斗争外,还随时准备粉碎国民党顽固分子发动武装叛乱。进军新疆的胜利,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西部边陲,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  相似文献   
5.
杨丽娟 《兵团建设》2012,(13):12-13
7月2日清晨,农十四师四十七团老战士王传德带着重外孙在北京援建的小区里散步。回想曾经住过的地窝子、土坯房,再看看眼前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马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富民安居房,老战士的眼眶有些湿润,"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了新生活"。60多年前,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0名官兵解放和田后,建立起四十七团,他们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把根深深地扎进了大漠戈壁。他们住地窝子、喝涝坝水、吃苞谷面,在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和田艰苦创业,一辈子无怨无悔。2010年3月,全国对口援疆的号角吹响。在兵  相似文献   
6.
在三五九旅的老部队中,他们走得最远,吃得苦最多,得到后人的敬仰赞誉也最多。他们就是七一九团改编的五师十五团,现兵团农十四师四十七团。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第二军进军南疆。孤悬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和田,极少数反对和平起义的反动分子密谋叛乱,妄图分裂祖国的极  相似文献   
7.
汪宇堂  张战利 《国防》2008,(4):88-88
针对边疆地区敌社情复杂、周边国家恐怖主义活动比较频繁的实际,新疆和田地区组织了军警民联合反恐维稳演练。通过实兵实装演练,有效地提高了首长机关的"处突"指挥、运筹策划水平,提高了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机动和协同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十四师二二四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筹建于2003年。该团筹建第一个连队时,便成立了一支文化演出队——威风锣鼓队。10年来,这支威风锣鼓队每年春节都会代表十四师参加和田地区的庆元宵活动。威风锣鼓队热烈的演出场面深深吸引了前来观看的兵团、地方的群众,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演出队。赵加林是最早加入这支队伍的职工之一,多年来,赵加林与威风锣鼓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12,(9):57
亲爱的北京父老乡亲: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季节里,北京市全体援疆干部,向家乡父老乡亲致以最亲切的问候,衷心祝愿家乡发展更快,变得更美。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兵团的要求以及市领导小组部署,坚持"首善标准"和"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理念,抓重点、分类推、建机制、调方式,有力促进了名项援建工作开展,做到了资金早投入、项目早见效、群众早受益。  相似文献   
10.
每次拿到《兵团建设》,我首先要翻看的就是"兵团档案"栏目。不久前,我读了好几遍《横穿大漠屯垦和田》,文章中的老部队,就是农十四师四十七团的前身。60多年前,1800余名战士为了解放和田,为了祖国的嘱托,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行军纪录。他们凭着"南泥湾精神",将一道留在和田的命令执行了半个多世纪。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开拓,把昔日的戈壁变成了良田,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文章中每个主人公的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