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娅萍 《兵团建设》2007,(10):29-29
他14年来一直把家都安在塔里木河南岸、塔克拉玛沙漠边缘的土坯房中,他守护的1.5万亩原始胡杨林和栽植的1万亩新林郁郁葱葱,成为周围棉田、果林的一道防风、防沙屏障。他连续10年被团、师评为护林模范。他就是农一师十二团家喻户晓的护林员——宁进宏。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宁南山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使玉米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使玉米生产有了突破性进展。本研究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的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经计算机模拟筛选出地膜玉米获得高产优质综合目标的栽培技术优化方案。1、试验  相似文献   
3.
植树造林中,各地都出现"植树容易养树难"的问题。现对江苏省灌云县几个植树造林大户,把他们的经验介绍一下与大家分享。他们在提高树苗成活率有五招。提前挖坑。植树造林前两周要先将坑挖好,并将挖出的泥土打碎,使土壤分化,改良土壤性质,以利于苗木生  相似文献   
4.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06,(11):15-17
手机遥控浇地,鼠标点击施肥;足不出户,尽览万顷绿洲。类似关于兵团农业神话般的传说,在农一师都可以得到印证。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一种被称为“超宽膜”的地膜覆盖技术最先在这里得到应用,随即在全疆推广。长期以来,农一师一直都是兵团现代农业的“试验田”。农一师农业现代化的增长极不仅源自科技进步,也与光荣传统的承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华北民兵》2003,(3):60-60
  相似文献   
6.
7.
民兵张瑜,全家四口人。1996年参加北京农村致富技术学校蔬菜班的学习,通过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使他走上了致富路。连续3年被区政府评为好家庭种植明星户。  相似文献   
8.
发展我区芦笋生产王银惠,袁宝财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我区早在四十年代就曾引种过芦笋,但是把它做为一项种植业则是在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芦笋是多年生植物,栽种一次可连续采收15—20年。栽后2—3年就可采收,4—5年可进入旺产期。每年每亩可产鲜芦笋...  相似文献   
9.
幼苗造林是应用普遍的一种造林方法,其要点如下:一、栽植深度。适宜的栽植深度应根据树种、气候和土壤条件、造林季节的不同灵活掌握。一般考虑到栽植后穴面土壤会下沉,故栽植深度应高于幼苗根颈处。栽植过浅,根系外露或处于干土层中,苗木失水严重、易受旱;栽植过深,影响根系呼吸,发生二重根,妨碍地上部分的正常生理活动,不利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0.
火焰无核葡萄作为早熟葡萄的主要品种,做好建园工作对于其获得丰产具有重要作用。建园工作主要包括园地选择、园地规划、道路设计、排灌水系统、防护林设计以及葡萄行向、行株距、架式和栽植等。本期农事指南将为广大农业职工介绍火焰无核葡萄一年生建园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