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隐字小议     
袁浩 《政工学刊》2007,(5):52-52
说到“隐”,自然让人想起历史上隐居不仕的隐士。上古时代的许由,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他逃到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又请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颍水据说就是安徽巢湖城内的一汪池塘,后人便称之为“洗耳池”。东汉的严光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到富春江畔钓鱼去了。刘秀让他当谏议大夫,他怎么也不肯受,甘做钓翁。至今浙江桐庐还有他的钓鱼台。其实像许由、严光这种消极逃避现实的态度并不足取。他们在世人的眼里只不过是奇人、怪人而已,形象也难称高大。你纵有天大的本事,如不愿报效国家、造福人民,又有何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