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一直强调美国要重返亚太,其战略意图就是要加强对亚太政治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其实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只不过在之前投入不够。目前,美国战略重心已经东移了,这无疑会扩大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那么,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实质是什么?它会给这一地区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彬华 《环球军事》2009,(23):19-19
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前来新加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他原本计划11月12日顺道访问日本,不料华盛顿突然放出探测气球,说如果冲绳基地问题不能圆满解决,他可能取消东京行程。日美关系特殊,新上台的民主党政府怎能承受这股强大的政治压力?于是,日本外相冈田要求到华蛊顿去会见美国务卿希拉里,即使简单的美日外长会晤也一波三折,预期的冈田一希拉里会谈至今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3.
刘永  文广 《环球军事》2010,(6):10-11
据英国媒体3月2日报道,英国首相府表示拒绝美国帮助解决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问题上的争端。发言人说:“我们对国务卿的支持表示欢迎,以确保我们将继续保持外交渠道畅通,但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的必要性。”正在阿根廷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3月1日表示,美国政府愿意推动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进行谈判。英国此举令英阿马岛局势更具悬念。  相似文献   
4.
希拉里·克林顿最终因为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遇袭而遭到枯责的时候,她称阿拉伯之春“破坏”北非安全,还谈到马里和阿尔及利亚的紧张局势。克林顿国务卿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中的发言充满了情绪。她先谈到早在1988年.就有美国大使遇袭身亡.班加西的事件是长期的暴力袭击传统与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大众革命运动开始之后地区不稳定局面相结合的结果。这次国会听证会因希拉里的健康状况而推迟了一个多月,希拉里提交了袭击事件之后的详细记录,并声称她在国务院指导了美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建光 《环球军事》2009,(16):22-23
7月17日~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印度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有媒体认为:印美在新德里签署的3项有关国防科技与核技术合作的协议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此行的最大收获。“它为两国进一步在国防、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铺平了道路。”由此,印美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开始有了实质性动作。  相似文献   
6.
移师≠收缩     
近日,日本国会正式通过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于今年2月签署的驻冲绳美海军陆战队移师关岛协定案。根据该协定,目前驻扎在冲绳的约8000名美海军陆战队官兵和大约9000名家属将移师关岛。  相似文献   
7.
日前,美国候任总统奥巴马正式公布了其国家安全团队成员名单,其中包括了被称为"鹰派三将"的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盖茨、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琼斯。他在宣布国家安全团队人选时表示,为了确保国内繁荣与世界和平,美国需要继续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8.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主权争端,都有些不靠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称南海自由通行权是美国国家利益,显得相当做作,因为南海自由通行从来没有任何问题。最近,美国更是摆出了一副给东南亚国家当“大哥”的样子,还外带着不时“警告”一下中国。美国参议院前几天通过一项谴责中国在南海使用武力的决议,真有点唯恐南海不乱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亚太世纪,国际社会似乎都这么认为。然而,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则认为“21世纪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并宣称“亚太地区对美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决不能让别的国家决定其未来”,“美国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一系列咄咄逼人的宣示,出自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等首脑政要之口,可见其意想之重、意欲之强。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在亚太到底想干什么?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与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共进晚餐时,提到了应对中国在激增军事开支的同时密切对外贸易及投资关系所需的灵活外交政策。期间,希拉里曾若有所思地问陆克文:“你究竟如何处理对华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