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丰 《政工学刊》2009,(11):34-35
常静下心学一学。常听到领导干部说,“我也想学习,可心有余力不足啊”。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为了工作整日操劳,很难有大块时间用于安静地看书学习。有时刚坐下来,电话铃响了,打断了思路;有时白天忙完工作,晚上本想好好地看看书,可下午战友来了,晚上又要陪同。这些无法避免的打扰和推不掉的应酬,影响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但也有的领导干部,学习缺乏恒心和毅力,集中组织学一学,工作忙时放一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个别领导干部,整天琢磨上下关系,忙于应酬交往,没把读书学习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2.
鲁迅能成为不朽的文学大师,与他严于自律是分不开的。他认为“无聊的应酬,真是和生命有仇”,不停地催促自己“要赶快做”,把别人聊天和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思考和写作上。当下,应酬过繁过杂过度,是不少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身上的一个普遍现象。有些领导干部天天被事务缠身,时时为应酬所累,忙迎送、忙剪彩、忙陪会、忙吃喝,不分哪一天,没有节假日。如此过多过频的应酬,不仅影响党员干部形象,而且不利于自我提高、不利于身心健康,真的是和生命有仇。  相似文献   
3.
应酬是口井     
于洋 《政工学刊》2011,(6):31-31
什么是应酬?《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交际来往"、"私人间的宴会"。简而言之,应酬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手段,吃顿饭、喝个茶,亲近亲近,以求声气相通。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江苏省通州市人武部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分赴各基层民兵营连进行调研,为筹划新年度的工作问计基层。工作组下得去、蹲得住,作风扎实,赢得了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5.
应酬与学习     
字典上解释“应酬”一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交际往来”,另一层含义是“表面应付”,这应该是对“应酬”一词最简单的解释了。然而并不是人人在“交际往来”与“表面应付”上都做得合情合理、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6.
中国语言丰富,光吃饭就有几十种说法。皇帝吃饭叫进膳、传膳或用膳;官员出去吃饭叫应酬、赴宴、饭局;职工在单位吃饭叫用餐、就餐;朋友在一起吃饭叫小聚、小酌;出去参加婚宴叫吃桌、吃高价饭。此外还有蹭饭、宴请、聚餐、宴集、接风、饯行等。但如果归类,无非两种:出去应酬,回家吃饭。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国图书周刊》和《嘹望东方周刊》共同组织了“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厅局级和县处级干部中80%的人认为读书的最大作用在于“提高个人修养”,超过50%的人认为阅读有助于“方法借鉴和知识积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接受调查的干部在问答“什么影响阅读”的问题时,都将“应酬多,工作忙”作为首选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