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0年6月,我响应党的号召,从遥远的湖北支边来到五团,先后在六连、十七连、煤矿等单位参加过生产劳动,当过工人、班长,后来当上了连长、指导员,1999年光荣退休。民以食为天,然而,在我支边开荒的艰苦年代,人们常常处在饥饿状态,肚子里又没油水,所以饭量很大。记得我们到  相似文献   
2.
1956年,我16岁。那年我偷拿了家里的户口簿,背着父母悄悄登上了从郑州开出的火车,一路颠簸来到新疆。在农七师(现七师)工作了一年后,我来到农一师(现一师)九团。在这里参加开荒的那段岁月,令我终生难忘。与我同来九团的有两三百人,除了复转军人,80%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和姑娘。我们被分成两个连队,按部队建制,每个连设排和班,10人一个班,吃住劳动  相似文献   
3.
正兵团成立后,兵团党委提出了"行行出状元、样样当冠军"的口号,除陆续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外,各行各业都广泛组织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竞赛。组织和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掀起"比学赶帮"(比干劲、比措施、比成绩,学习先进思想、先进技术、先进经验,赶先进,帮后进)运动,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对生产劳动的热情。1955年,兵团首届政治工作会议要求在各条战线上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同年冬天,兵团政治部决定将沿用  相似文献   
4.
你也许去过不少繁华城市的博物馆,但你见过农田地头旁修建的博物馆吗?农八师一五○团良繁二连北侧500米处地头边,有几间用土坯盖起的“军垦博物馆”,里外摆放着老军垦开荒造田时曾用过的二牛抬杠木制犁、打铁风箱、坎土曼以及磨面  相似文献   
5.
正前些年笔者到四师七十二团(红军团)采访,后来撰写了纪实散文《把南泥湾种子撒遍伊犁河畔》,并在《兵团日报》上刊发,文中写到了老红军刘可桑带头开荒的片段,只是因为当时有关他的事迹了解得太少,写了几句话算是作了交代:"在肖尔布拉克农场开发中,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的人已经不多了,刘可桑是其中之一。他当时是十三团(现七十二团)的副团长,他带着7个小伙子用草绳拉木犁,肩膀头磨破了,用烂布条将绳头缠缠继续拉"。虽然只是一个画面,但这个画面我一直铭刻在心。后来,我开始注意搜集有关刘可桑的事迹,遗憾的是资料很少。  相似文献   
6.
正兵团的畜牧业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当时新疆军区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组织发动广大指战员在各地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制订了每人养一只羊、一只鸡,十人养一头牛的生产计划,为兵团的畜牧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兵团成立后,许多单位在整顿山区畜牧业的同时,在农场内积极创造条件,将  相似文献   
7.
正在位于新疆石河子市中心游憩广场内有一座雕塑,雕塑是两人在前奋力拉犁,一人在后执掌铧犁,形象再现了当年军垦拓荒者艰苦创业、开荒造田的情景。这个雕塑叫做——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犁被视为兵团的标记,恰是这一犁,让兵团的屯垦事业迈出了第一步,开辟者们用身躯拉动的犁,是兵团永久的记忆,军垦战士的犁铧,给绿洲播种下了理想和希望。从兵团成立之初的人拉犁耙,到引进拖拉机、采棉机等农机,再到建立工厂,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兵团农  相似文献   
8.
赵秋  狄齐新 《兵团建设》2009,(23):F0002-F0002,I0001
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域的兵团农七师。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25师。1950年春,广大官兵进驻垦区开荒,穴地而居,持抢扶犁,用激情、智慧和汗水唤醒了沉睡的亘古荒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相似文献   
9.
霍爷     
霍爷出现在团部是有时间段的,早上来是吃早餐,几家早餐店的老板都知道今天霍爷该吃油条了,该喝豆腐脑儿了,该吃包子了。中午,霍爷的车在街东口一出现,街西口清真馆子的老马赶紧就叫伙计,做一盘拌面。霍爷一直都被人叫霍爷,不是老了以后才被这样叫的。霍爷之所以是霍爷,是团长的儿子叫出来的。团长到连队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你也许去过不少繁华城市的博物馆,但你见过农田地头旁修建的博物馆吗?农八师一五○团良繁二连北侧500米处地头边,有几间用土坯盖起的"军垦博物馆",里外摆放着老军垦开荒造田时曾用过的二牛抬杠木制犁、打铁风箱、坎土曼以及磨面石磨、柳条纺织床、黄棉大衣等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多达3500余件.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地头军垦博物馆是由当地职工吕永海精心创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