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旱区军队农业生产防、减、抗旱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农业气候及水资源条件因素、耕地条件因素、农业现代化条件因素和经济条件因素等,因此旱区军队农业生产综合防、减、抗旱的对策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加强干旱气候的预测、预报,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水平,兴修水利、建设引(抽)水灌溉工程,实施节水灌溉,采用抗旱保水耕作措施,培肥地力,以肥调水,防治水土流火,选育抗旱品种,等等。  相似文献   
2.
去年入冬以来,四川省攀枝花市遭遇了连续100多天无有效降雨的持续干旱。针对旱情形势严峻的实际,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武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组织千余民兵积极投身人工送水、挖沟疏渠、护林防火、科学种植等抗旱救灾第一线,为降低旱灾损失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杨波 《兵团建设》2012,(20):15-18
正现代农业是兵团推进"三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职工增收的立足点。兵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兵团农业被认为是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十年来,兵团党委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与职工群众共同经历了一段充满希冀与汗水、艰辛与辉煌的难忘岁月,谱写了一曲曲顽强拼搏、锐意进取、跨越发展的时代壮歌,绘就了屯垦戍边的崭新篇章。"龙头"舞起产业链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历程,兵团始终离不开农业,而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无疑是其中最为壮丽的一章。"十五"以来,兵团党委把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3月14日,记者走进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政委黄朝军的办公室,一幅西山农牧场地形图格外引人注目。西山农牧场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25公里处。由于地处乌鲁木齐达坂城风区,过去的许多年,水资源匮乏、风灾冻害频繁成为它的标签。然而近年来,西山农牧场一举甩掉贫困的"帽子",生产总值迅速增长,职均收入屡居农十二师前茅,近万名干部职工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增加收入,做精主业与调优结构  相似文献   
5.
绿洲短波     
《兵团建设》2005,(11):31-31
农九师积极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全师使用喷、滴灌技术的作物面积达到26.52万亩,每年可节水5300多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今年56岁的夏建国是八师天业节水公司服务车间党支部书记,同父亲一样,今年27岁的夏海涛,也在天业公司工作。在公司里,他们干劲十足,干起活儿来,老夏一点儿都不输给儿子,两个人是公司里出了名的"父子兵"。夏建国从事滴灌技术服务工作已有13年了,早些时候,职工对滴灌不认可、不接受,现在已经变成主动用、离不开。不少团场领导说:"如今,如果不让职工使用滴  相似文献   
7.
去冬以来,旱魔肆虐,抗旱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全县最重要的工作。山西省万荣县人武部主动请缨,成立10多支民兵抗旱服务队,采取机井渗灌、人工浇灌、浅锄保墒等方法抗旱保苗,为缓解旱情保证春种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称赞。图为抗旱服务队在裴庄乡裴庄村拉水浇灌受灾小麦。  相似文献   
8.
"水来了!水来了!"2月10日凌晨4时,经民兵抗旱分队连夜维修,新绛县王金村村民马新生家3台发生故障的水泵又重新开始工作,隆隆电机声中,汩汩汾河水流人他家34亩干旱多日的麦田。县人武部靳学武部长介绍说,供电公司170余名民兵抗旱应急分队队员,连续征战该县210多个村庄,确保抗旱用电。  相似文献   
9.
位于和田地区的农十四师224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皮墨垦区模式,屡次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兵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兵团农业被认为是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十一五期间,兵团不断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6221工程,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