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不抱怨     
任炽越 《政工学刊》2014,(11):89-89
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唱红了以后,和忘年交杨小楼自组了戏班。杨小楼是清末民初最著名的京剧演员之一,被誉为"武生泰斗",慈禧掌权时曾多次被邀至宫中演出,一时名声大噪。杨小楼的"戏份儿"比梅兰芳大。对这个问题杨小楼本人并不计较,倒是他的追随者提出,两人同拿头牌的戏份儿,但杨小楼应该再拿一份加钱,即每卖出一张票,杨小楼从中提成一角钱。这样一来,杨小楼的收入就大大超过梅兰芳了。  相似文献   
2.
最近到新兵集训队检查工作,听到部分带兵干部和骨干抱怨现在的新兵不好带、问题多,总是把干部骨干的话当作耳旁风。在基层单位,确实有一些干部和骨干习惯于用老经验、老眼光看待新生代的战士,总是用自己当兵时候的感受去简单“类推”,习惯于用“我们当年怎样怎样的”来教育战士。对战士的思想、追求和爱好,看负面影响多,看积极因素少,越看越不顺眼,导致官兵关系不合拍,无法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沫沫 《政工学刊》2013,(9):78-78
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个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说话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有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有些话越说越累人,越说越不想开口,有些人见了不如不见。但是,有些话,过去了这么多年,我却一直记得。  相似文献   
4.
孙虹 《政工学刊》2018,(8):89-89
傍晚时分,微信群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抱怨工作不顺心,有人抱怨行业不公,也有人抱怨老板“太黑”……“怨气”太重的时候,也有人说,要摆正心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位毕业三年的年轻人选择了当下比较新兴的网络产业,却抱怨没有“朝九晚五双休日,常常还有无尽的加班”,最后更对劝说她的人说:“为什么就不能分出一点同情给抱怨的人?”看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道出了一个真相——“职场上没有人会真正同情弱者”。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一篇寓言故事,文中的年轻人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为什么那个著名的苹果不是掉在自己的头上?为什么那只藏着“老珠子”的巨贝偏偏产生在巴拉旺而不是自己常去的游泳的海湾?为什么拿破仑能碰上约瑟芬,而自己却总没人垂青?仁慈的上帝听了年轻人的抱怨决定帮助他,先是照样给他一个苹果,结果他把它吃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