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进 《政工学刊》2009,(11):73-73
汶川抗震救灾全方位检验了军队各级指挥员应对媒体的能力。相关部队从少说多干到又说又干,从遇到媒体躲到积极主动请,从照着稿子背到即兴发挥讲,从害怕言多必失到能够从容自如,经受了很多考验。但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仍有少数基层指挥员存在着应对媒体能力不适的问题。有的指挥员守口如瓶、拒绝采访,想让自己在一个安安静静的环境中来处理事件;有的指挥员对有关负面舆论不屑一顾,懒得回应,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简单否认了事;有的指挥员遇事躲起来或心存侥幸,甚至推卸责任,指责他人。这些做法都是不懂媒体规则、不懂公众心理,而采取的错误的不明智的举动。为此,必须重视基层指挥员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应对媒体的能力需求,研究提高应对媒体能力的方略。  相似文献   
2.
秘密监听对公民宪法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产生了威胁,但是对侦查日益智能化的犯罪又是不可或缺的证据收集方式。从适应刑事庭审方式对证据要求的角度对秘密监听加以规范,使其以最小化的侵犯公民权利、自由的方式,达到证据收集效率的最优化,使以秘密监听收集方式获得的证据不致因违法而被排除在法庭之外,就必须从理论上解决秘密监听的法理依据及其密切相关的强迫自证其罪与拒绝证言权等问题,并使其能够最终成为定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有事找老何。"我又突然想起了可爱的何班长。原以为他会拒绝我的请求,没想到他爽快地给我指了一条从后山出去的小路,还告诉我如何打车。离开连队一年多了,时常想起排里的老班长。四级军士长一个,战车司机兼油机班长,虽然长得像个小老头,但说话特精神,爱说笑话,没事儿就找我们周围几个小兄弟吹牛,或是周末喝上两口小酒,因为年龄比我大,资格比我老,所以我一直叫他老何。老何是连里的"万斤油",只要是关于部队的事,他似乎什么都知道,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114"。"114",电话号码查询台,那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而且还上知天、下晓地,所以给老何安上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4.
怎样品天山文化?没有好的办法,用真情去品!今年8月,我的一位朋友突然来到乌鲁木齐市,他是国家作协的一位领导,国内著名的大作家。我问:同自治区和兵团的作协领导打声招呼?他拒绝;我问:约上自治区和兵团的几位作家?他不同意,于是,我陪他。在二二二团,我让我少年时的伙伴领着我们下梧桐沟,参观建设中的沙漠之村,看见了沙漠,看见了红柳,还找到了野兔……我向作家介绍:我的初中同学,在二二二团电视台工作。当时团里漂亮的姑娘都往城里嫁,可是我们年级最漂亮的女生却嫁给了他。快30年了,我忘不掉我告别农场时他的那个招手……在阜康市,我让我少年时的另一个伙伴领着我们上天池,参观上海世博会新疆馆的移址,看见了"龙潭碧月",看见了  相似文献   
5.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兵团建设》2009,(22):46-46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关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关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吕政保 《国防》2014,(4):82-82
正~~  相似文献   
7.
跟上班长     
"项志,红五连。"终于听到新兵下连的命令,项志深深叹了一口气,但诧异的是自己并没有想象中如释重负的感觉,反而觉得时光匆匆,一切都恍如昨日。想当初,项志是因为"赌气"才走入部队的。就在入伍4个月前,高考失利的他拒绝复读,父亲一气之下给了他一记耳光。"不复读,当兵去!""当兵就当兵,谁怕谁!"项志从小就是一身傲气,从不示弱。入伍那天,天色阴沉,但项志的心头上却是晴空万里。总算离开"这里"了,他想。火车鸣笛了,正翻着小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3月26日晚,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巡逻的韩国海军"浦项"级轻型护卫舰"天安"号(PCC-772)突然发生爆炸沉没,舰上104名舰员中有46人遇难。这一事件堪称韩国海军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事件,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朝鲜依旧拒绝参加六方会谈、韩国对朝外交态度逐渐强硬之时,"天安"舰事件不仅是一桩简单的舰艇爆炸案,而是被上升到了国际政治的高度。"天安"号是怎么沉没的?它在韩国海军的舰艇序列中是什么地位?为什么韩国海军花了近一个月,只打捞出了半艘舰体残骸?本专题试从旁观者的角度,为读者解读这一韩国海军历史上的"奇案"。  相似文献   
9.
林浩 《政工学刊》2002,(10):56-57
故事梗概 :2 0 0 0年 9月 ,济南军区某炮兵团五连担负一项紧急任务 ,驾驶员出身的团后勤处战士邹广立被临时抽调到五连。刚开始时 ,张驰有度的连队生活 ,让小邹喘不过气。后来 ,小邹渐渐被五连纯洁融洽的官兵关系、积极向上的成才环境所吸引。任务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里 ,团后勤处有关领导曾先后两次征求邹广立意见 ,想将他调回机关 ,都被他以“在连队我很重要”、“连队是我施展才能的舞台”等为由 ,婉言拒绝。小邹“两次拒调机关”的事儿像一阵风 ,瞬间传遍全团。围绕“邹广立现象” ,这个团的带兵人展开了一场“他为何不愿离开连队”的讨论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