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并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对日军丽面夹击的战略态势,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图谋。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后,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对中国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将战略重心转向敌后战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抗击了日军的局部攻势,并组建中国远  相似文献   
2.
韩兵  王春蕾  陈宇 《环球军事》2012,(18):46-47
所罗门群岛瓜达康纳尔岛上有一座纪念碑,用来纪念二战时期的海岸嘹望手和侦察员们。这些侦察员收集情报、给盟军送信、充当向导、与日军进行敌后游击战,为二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们最标榜于世的功勋,就是曾经营救过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约翰·F·肯尼迪海军中尉。  相似文献   
3.
1937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情势急转直下,民族危亡时刻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共产党人对抗日战争战略问题集体探索的历史进程中,朱德提出了红军抗日的“太行山战略构想”:紧密依靠人民群众,依托山地、敢争平原,采用高度机动灵活的战术,采取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方法,变日寇占领区为民族抗战的战场。这一构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大发展,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持久抗战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救亡的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场30发子弹、7枚手榴弹毙伤一个鬼子 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参加八路军时,发现每支枪只有5发子弹,行军时为了不暴露弹药奇缺,战士们只好将高梁秆掰成一段段装进子弹袋使其显得很满。这一情况,在整个抗战期间的敌后战场是普遍现象。八路军出师到抗日前线时,据统计,3万多部队只有1万多支枪,还有些人扛着长矛,每支枪平均只有30发子弹,随后因耗多补少还普遍达不到这一数字。  相似文献   
5.
正烈日下的训练场,连风都是黏稠的。"快、怏、快!"司务长周蒙昭站在坑里紧张地挥舞着锹镐,短促而高昂的声音像在催促别人,又像是给自己加油鼓劲儿。他脸上的汗水似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掉到刚翻出的泥土上。为锤炼炊事班野战条件下的保障能力,营长陈文明命令炊事班在中午12点以前挖好两个标准的野战灶。这种野战散烟灶光挖出来就需要一两个小时,司务长看了看所剩不多的时间,而露难色:"耽误了正常开饭咋办?"营长的话丝毫没有回旋余地:"做出一个菜,全连就吃一个菜!"  相似文献   
6.
张兵 《环球军事》2013,(11):54-56
提到抗日军政大学的历史,就不得不说说大青山突围。1941年11月30日,抗大一分校及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和八路军115师机关各一部,共计5000余人,在沂蒙山根据地大青山地区误入日军“扫荡”部队合围圈。说它悲壮惨烈,是因为这一仗被围人员绝大多数是机关和学校的无武装非战斗人员,而作战部队只有区区数百人。但他们仍在“既无援兵,又无退路”的情况下,与万余名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最终突围。这也是山东敌后战场我方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  相似文献   
7.
徐向前在抗日战争中,记述了大量战争实践的经历、体会和经验。本文通过对徐向前部分抗战日志的梳理和总结,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战争实景,并真实地反映了日寇的凶残狡诈和汉奸的严重伪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庹平 《军事历史》2004,(4):23-29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时,国民党军最高指挥机构也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并指挥其在华北敌后的军队打游击战。总的来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比较,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其规模和成绩都不大。本文拟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作一探讨,略陈管见。一、国民党军“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9.
丁凡 《华北民兵》2011,(10):64-64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等11人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李鼎铭是陕北米脂县的开明绅士,1941年11月6日至21日,李鼎铭出席了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在7日会议上,李鼎铭又当选为边区参议会的副议长。毛泽东在边区参议会开幕典礼会上的讲话使李鼎铭深受感动和教育,身为  相似文献   
10.
下篇:加紧生产,迎接战略反攻1943年,由于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德、意、日法西斯阵线开始溃败,日本侵略者由于战争消耗,经济濒于崩溃,被迫收缩兵力,敌后战场形势出现了转机。至1944年,抗日战争开始由相持阶段转向战略反攻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