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并勇于进行理论创新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党的二十大对十八大以来的党的重大理论创新进行了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作出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的时代背景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的迫切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表明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既要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二者的结合不仅有现实基础作前提,也有理论渊源作依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之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来源。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其现实性和价值性需要用实践来证明,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进导向,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为主要依托,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百年发展历程。建党百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两个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坚持“两个结合”价值遵循,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主性、开创性、变革性、复杂性前所未有,这就使得理论指导格外重要、理论创新不能停顿,使得党的理论素养更加成熟、理论水准不断提高,使得创新理论"三进入"富于新意、步步递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以其勇于担当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品格、统揽大局的思维、抓住要害的能力,开启了党的理论创新新进程。深刻理解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是做好“三进入”工作的思想和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5.
《兵团建设》2012,(19):44
正《中国社会科学》刊文指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项贴近人心的群众性事业。坚持马克思的群众观,要善于站在"群众的立场"审视"哲学家的世界"。选择"群众的立场"作为自身的立场,选择"群众的视角"作为自身的视角,正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坚持马克思的群众观,要善于以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中指出“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本文围绕这一新提法,具体讨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所在,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新时代深入剖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蕴涵的内在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这对于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理论构成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人民属性以及其不断发展开放的品质。从实践路径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凝结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并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指导党和人民创造伟大成就,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作为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团结奋进、不懈奋斗,从胜利走向胜利。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着新的时与势。为更好迎接新挑战、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这个需要伟大理论,也必然能够产生伟大理论的新时代,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娟 《中国军转民》2023,(23):124-1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生动总结,也是我们党回顾百余年党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更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性论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理论、历史和现实的三重逻辑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了解,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实然结论,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的将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