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程”指程不识,“李”是李广,两人都是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名将,但李广在历史上的名气却要大得多。也许是因为李广人生际遇更坎坷,更有戏剧性,而且他又是汉代另一个著名悲剧人物李陵的爷爷。而李陵——是司马迁心中永远的痛。无论因为什么,太史公的确在李广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情感。相比之下,程不识要逊色得多,程只是作为《李将军列传》中的陪衬角色出现的。但是,从军事学的角度来看,“程李将兵”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将兵方略,可谓两峰并峙,难分伯仲。在这方面,我们不应该“厚李薄程”。  相似文献   
2.
马梅 《国防》2006,(12):73-7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著名诗篇,在我国可谓广为流传。诗中提到的龙城飞将”,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西汉名将,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征战40余年,参加战斗70余次,一生都是在与强敌匈奴的战斗中度过的。骁勇善射李广是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李信的后代。出身将门的李广,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他家有祖传的射法,加上自己勤学苦练,逐渐练就了一身能骑善射的硬功夫,百发百中。他在任右北平太守时,有一次…  相似文献   
3.
李广张弛有度的治军模式,有利于大兵团远程奔袭作战,减少了行军中繁文缛节造成的不必要消耗。李广作战指挥的主要特点是依托障塞、烽燧和长城进行防御作战,有效地遏止了匈奴骑兵的进犯,但未能与汉军车、步、骑兵优良装备和协同作战的优势有效结合,从而限制了其作战效果。皇权专制政治的影响、汉朝对匈战略的调整和个人性格的不足,是造成“李广难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最近,阅读两则历史故事,感到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对当前带兵有许多警示。一则是李广自杀。李广是汉代名将,胆气过人,卫国戍边40多年,身经大小战斗百余次,战功显赫,但最终因军纪涣散、贻误军机而被迫自杀。李广治军,想让人人都各得其所,各寻方便,而专讲恩惠,部队军纪不严,作风散漫,行动迟缓,最终在突发事件面前惊慌失措,无法应付。另一则是张飞被杀。张飞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五虎上将。因无故辱骂、殴打部属,被他人趁其酒醉刺死。可悲的是凶手不是魏吴的敌特分子,而是张飞自己手下的部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