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2.
3.
一、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要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文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包罗万象,丰富多姿.  相似文献   
4.
5.
根据《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对2006年4月7日《光明日报》上出现的标点误用的12类错误,逐一做了举例、分析,指出其错误在何处,应当怎样改正。强调:规范地运用标点符号,对于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该报及其他诸多报纸、杂志、书籍乃至机关文件和人们日常运用语言文字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大量科学翔实的资料,论证了我国标点符号的产生与演变、新式标点的成熟与颁行,以及标点符号的广泛普及与科学规范化,说明了我国的“句读”是世界标点符号的先祖;得出了“语言文字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等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