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民国时期的海军,是在清朝末年海军的残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其海军曾分裂成地域性的闽、粤、东北三大派系(亦称马尾系、黄埔系、青岛系);1932年,蒋介石为培植自己的嫡系海军,在江苏省镇江筹办了电雷学校(又称电雷系)。虽然,早在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改旗易帜,民国形式上统一了,但海军仍未统一成编,尤其是东北海军(即后来的海军第三舰队)仍我行我素。现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将原东北海军及第三舰队的兴衰作如下记述。东北海军前身在沈鸿烈创办东北海军前,曾有一支直  相似文献   
2.
镇嵩军是民国初年由豫西绿林力量组成的地方军阀部队,一度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军事集团。起初其富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地缘纽带和血缘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幕府色彩的师爷在军中起到调节、平衡的作用。该军以收编土匪为主要扩充方式,军纪松懈,扰民不断;并且忽视军事训练,装备落后,缺乏后勤保障,仅凭借豫西强悍的民风维持了相当的战斗力。后来其逐渐引入正规军官,加强军事训练;尤其在加入北伐后逐渐严肃军纪,接受国民党的教育,并免除了物质匮乏之虞,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镇嵩军可视为近代传统旧式军队向现代新式军队转型的一个代表,突出反映了近代军队演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戴艳丽 《国防》2007,(1):75-77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这是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哀悼蔡锷将军时所写的挽联.句中提到的班都护和马伏波,分别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班超及马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