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它叙述的是女中豪杰木兰女扮男妆、替父从军,经过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辞官还乡与家人团聚的故事。这首民歌风格明朗,语言生动活泼,尤其是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后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新化县是古代“战神”蚩尤的故里,古称“梅山”,地处雪峰山脉东南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来,因山高路远,自然环境恶劣,居住这里的山民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自1987年以来.娄底军分区深入开展“扶贫解民忧”活动,20多年如一日,谱写了一曲曲爱民新歌。  相似文献   
3.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民歌.《东方红》用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旋律好记,歌词简单,情感真挚,成为红歌中的经典曲目。  相似文献   
4.
胡居尔特,坐落在中蒙边境北塔山主峰的一个山凹里,它既是边界线上夏季执勤点,也是一个天然的牧马场。初夏时节,蓝天如洗,溪水潺潺,绿草茵茵,不时有薄雾缭绕山间。在外人看来,这里美如画卷,但久居深山,周柯可以无限浪漫地想象,但状态一直是坚守。建军节前夕,我们一行辗转千里,一路向东,慕名来到执勤点。远  相似文献   
5.
汉调二黄     
汉调二黄是陕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洛、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它源自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糅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原来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  相似文献   
6.
从武警院校音乐教学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阐述了院校音乐教学对提高部队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着重从培植学校氛围、强化课堂灌输以及科学合理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