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 ,面对巨大的民族灾难 ,国民政府便以紧急命令方式 ,通令全国实行征兵制 ,废除募兵制。为了防止征兵过程中弊端的发生 ,国民政府在通令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同时 ,相应制定了以壮丁抽签办法为核心的《陆军征募事务暂行规则》 ,对征兵的方法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该办法的核心是按照“三平”原则即平均、平允、平等 ,依丁口多寡按顺序抽签。但是 ,与制度性的规定相比 ,落实就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并充满了矛盾。  相似文献   
2.
陈平  新萍  陈利 《兵团建设》2008,(9):55-56
不久前,兵团办公厅领导收到一封珍贵的来信。写信人蔺文茂曾在上世纪50年代任张仲瀚的警卫员,"文革"之前被派往河西走廊支援酒泉钢铁厂建设。他寄来4万多字的回忆录《在张仲瀚政委身边工作的日子》,并附张仲瀚的两件亲笔信和照片。  相似文献   
3.
3月中旬,陇原大地寒风阵阵,雪花飘飘。甘肃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机关领导50余人,带领4个军地联合工作组,顶风冒雪,上河西、赴陇东,深入所属人武部和预备役团现场办公,破解了一系列制约部、团全面建设的瓶颈问题,受到广大官兵众口称赞。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史料稽核考索的基础上,认为记载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战的《史记》所引汉武帝诏书中的"诛全甲"文字有脱漏,《汉书》所引汉武帝诏书中的"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才是完整的文字。"全甲"即"全师而还"。《汉书》所引汉武帝诏书中的"师率减什七"当是衍文。霍去病第一次进军河西,自陇西出塞向西北一路扫荡,挺进千余里,直至皋兰山而回师;皋兰山不在今甘肃兰州附近,而应为今张掖境内之合黎山。  相似文献   
5.
6.
唐初平定了薛举、李轨之乱后,河西纳入唐的版图。在唐前期100多年间,唐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河西,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立和强化河西的军事防御体系,设置凉州、瓜州两个都督府,设置诸折冲府以及镇、城、戍等,尤其是在711年设立河西节度使,全面负责河西军务,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对该地的统治,同时也为唐政府经营西北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河西红军杨     
王彦峰 《国防》2005,(11):83-83
走进河西走廊,掀开漫漫黄沙,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那傲立于大漠戈壁的白杨。它们与干旱抗争,同风魔较劲,不折不挠,顽强拼争。拾起一段折开,断截处会显出耀眼的红五星来,那是西路红军不屈英魂的化身,那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红军杨。七十年前的那场不该发生的战争向我走来,不容我喘息片刻。在那个民族危亡时刻,当权统治者真假不辨,善恶不分,对跋涉在荒漠中的红军英雄们百般摧残。他们本想完成一件惊天动地的伟业,谁知等待他们的竟是腥风血雨,万丈深渊。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就这样开始了,两万英雄笑傲枪弹、炮火和那令人心惊胆战的屠刀,仰天长啸,壮…  相似文献   
8.
张向红 《军事史林》2013,(10):27-35
唐代前期,河西河西节度使管辖地区,治凉州,即今甘肃武威)州县城因为处于边地多战争的环境下,依托河西走廊南部的山脉和北部的沙漠等地形,构筑起完整而严密的城防体系,比较有效稳固了经营西域的后方基地——河西地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