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正56年前,她们义无反顾来到新疆参加支边建设,成为兵团的一员。她们发扬兵团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巾帼不让须眉,将"千年冰峰无人开,要开神仙下凡来"海拔4280米的天格尔峰征服。近日,笔者在一师、阿拉尔市见到了被誉为"冰峰五姑娘"之一的姜同云。姜同云拿出成堆的照片、纪念章,向笔者介绍、讲述了"冰峰五姑娘"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正车风岗,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参谋。1949年12月,随全团1800余名指战员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953年,部队整编,这位十五团唯一学过农业技术的生产参谋,毅然留在了生产部队。"开荒实在是太累了,累得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十四师四十七团老战士车风岗回忆说,"那时我们一天要在地里干十多个小时,两头不见太阳,也不回营房  相似文献   
3.
正兵团有改革的传统,其事业就是说明;兵团有开放的"履历",其成果就是印证60年前,一支英雄的部队跟随王震将军一路风尘,进驻新疆。自此,新疆的屯垦事业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队伍,他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回眸光辉历程,瞩目今昔巨变。60年后的今天,兵团如何通过自身改革,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兵团人给出的回答是:改革开放,栉风沐雨,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4.
正"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天山。"兵团人,饱含红色基因,在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他们不穿军装、不拿军饷,却在天山脚下续写军人的传奇。"八一"则是这些传奇中最为耀眼的标志。八一钢铁厂、八一面粉厂、八一制糖厂、八一毛纺织厂、八一棉纺织厂、八一联合加工厂、八一木工厂、八一造纸厂……这些以"八一"命名的企业,犹如一枚枚写着创业者理想和信念的军徽,在天山脚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